中国江苏网讯 为进一步利用公共文化空间,助力打造有温度、有活力的现代化宜居小区,近日,秦灶街道开展“共绘文化蓝图,同筑和谐家园”政协协商议事活动,凝聚城管、居民、物业及社区多方智慧,共同探讨新建小区景润花苑一期文化氛围营造与基层治理提升。
调研先行,直击文化资源缺口痛点
议事开展前,调研组深入景润花苑一期实地考察发现,作为新交付小区,该区域虽绿化环境优良,但文化设施存在显著短板:仅正门入口处设有一块空置宣传栏,缺乏文化标语、景观小品、文化长廊及儿童游乐设施等公共文化载体。业主张女士现场呼吁:“希望小区能增添文化色彩,营造大家庭的温馨氛围。”安置过来的李大爷则认为:“配套的公共设施不能少!现在大家闲聊散步时都觉得小区里空荡荡的。”调研组同步发现,由于小区处于刚入住阶段,居民相互认同感低,邻里关系较为疏离,且缺乏专职人员主导,导致尚未能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有待拓宽。

群策群力,勾勒文化生态美好蓝图
经过一下午的共商共议,景润花苑一期业主刘春生认为:“我建议空置的宣传栏可以优先做一些文化展板,小区内也可以先布置一些简单的地插。”业主张燕表示赞同:“是啊,我们可以把基础氛围先营造起来,后续再慢慢填充、丰满。”崇华物业主任李明也说:“我们可以配合社区,开展志愿者招募。”会议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协商成果,首先在硬件方面,增设宣传栏丰富文化内容,同步设置插排、标语、景观小品等,构建小区基础宣传氛围,并对健康步道进行美化改造,搭建儿童游乐设施;其次在软件方面,设置“志愿服务岗”,组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文明倡导、环境维护等公益活动。第三,在机制保障方面,广泛联合周边组织机构资源,形成便民利民的服务模式,确保文化氛围营造的长期性与稳定性。“针对小区的环境改造,我们不只要造景,更要造心。”秦北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国在讨论中提出的宗旨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长效治理,共建共享机制落地生根
此次协商议事会不仅为新小区注入了文化活力,更探索出“政府引导、居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为打造有温度、有活力的现代化宜居小区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的深入推进,景润花苑一期将实现文化氛围、居民满意度、社区凝聚力“三个显著提升”,志愿服务岗的常态化运行将促进邻里互助,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接下来,秦灶街道将持续深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让文化蓝图真正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推动景润花苑一期小区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