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以来,和平桥街道以“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为抓手,将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核心文化服务主阵地,聚焦全年龄段居民需求,通过接地气的服务举措、有创意的内容供给、有温度的情感传递,持续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让文化服务如茉莉般芬芳漫溢街巷,成为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亮眼色彩。
越剧飘香润成长 非遗传承育新苗
“兰花指要轻捏,眼神跟着手势走,像这样把情绪融进去。”近日,濠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丝竹悠扬,“茉莉花开・艺通江海”系列活动之“戏曲入社区 传承在少年”非遗课堂在此热闹开课,南通坤灵越剧社的理群老师,正带领青少年开启传统越剧艺术的探索之旅。
理群老师先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选段开场,清亮唱腔引得阵阵掌声,随后手把手教水袖、圆场,“祝英台的水袖要‘飘’,脚步得轻如踩草”。起初动作僵硬的王梓轩同学,练几遍后便能流畅抬手转身,下台后攥着衣角笑称:“戏曲比动画片还有意思,林黛玉连走路都有讲究!”据介绍,社区后续将引入京剧、昆曲等,开设长期兴趣班,搭建更广阔的非遗学习平台。
社区搭台享文化 文艺课堂暖夕阳
“有了固定场地,我们排练再也不用‘打游击’!”68岁的董微娟攥着标满音符的合唱谱,笑得格外开心。为解决老年人“爱文艺却缺场地、缺指导”的难题,和平桥街道整合资源,在社区实践站设“专属排练场”,周一至周五上午专供器乐队、戏曲队、合唱队使用,每周还邀请退休文艺工作者授课。
活动室里,老人们围坐合练,乐器合奏悠扬婉转,合唱声此起彼伏。“专业指导让大家热情高涨,社区后续还将根据需求优化活动,让文化暖意温暖晚年生活。”社区党群干事介绍道。
法治宣传赋新意 书香浸润启新智
社区创新将文化惠民与法治教育结合,依托七夕等传统节日,推出“浪漫佳节・法治同行”青少年普法暨书籍分享活动,作为“茉莉花开・艺通江海”的特色实践,让法治教育焕新活力。
在近期的七夕活动中,和平桥司法所志愿者朱杰将抽象法律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案例,牢牢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分享环节,社区精心准备《少年法治故事》等读物,引导孩子们自主选书、分组交流,在书香中深化对法律的认知。家长们纷纷表示,这种“文化+法治”的形式新颖有效,孩子会主动探讨法律知识;社区也明确,后续将继续探索普法新形式,推动法治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法治精神自然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从青少年非遗启蒙到老年人文化共享,再到法治教育创新,“茉莉花开·艺通江海”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文化服务既有“烟火气”又有“人情味”。和平桥街道下一步将持续整合资源,推出更多元文化宣传活动,以文化力量绘就民生幸福画卷。(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