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网络安全宣传周,是提升全民网络安全素养、构筑安全健康网络生态的关键阶段。连日来,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多维发力、精准施策,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网络安全宣传工作,为全镇居民筑牢一道坚如磐石、不可摧毁的网络安全防护坚实壁垒。

爱心献血+网安宣传,创新融合筑防线
9月17日,四甲镇创新开展“网络安全共守护 热血奉献显担当”主题宣传活动,将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与无偿献血公益行动有机结合,打造了一场有温度、接地气的宣传教育实践。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一边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献血登记、健康检查,一边发放《网络安全知识手册》《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等宣传资料,结合近期高发的网络诈骗案例,内容涵盖密码安全、WiFi隐患、谣言识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范技巧。“原来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这些骗局都有套路,以后遇到陌生链接绝对不乱点!”刚完成献血的李阿姨拿着宣传册感慨道。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现场还设置了一面色彩鲜艳的打卡墙。打卡墙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绘制了各种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和醒目的宣传标语。完成献血和听完网络安全知识讲解的居民们,纷纷来到打卡墙前拍照留念。

网安知识进村居,贴近群众护家园
为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切实提升村民网络防护能力,近日,四甲镇各村居积极行动,开展“共建网络安全 共享网络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期间,各村居创新宣传形式,开设“下午网安课堂”。在村居的活动室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观看网络辟谣、网络举报指南、网络普法宣传等微视频。生动的画面、鲜活的案例,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谣言、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举报等实用知识。

除了集中学习,志愿者走进辖区村民家中发放彩页,讲解网络安全知识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个人信息单据等,同时结合近期高发的“虚假购物退款”“养老理财诈骗”等案例,剖析骗局套路,提醒村民警惕陌生链接、未知来电和可疑转账。
此次宣传活动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活动,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今后会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共同维护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网安教育进校园,守护青春伴成长
为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四甲镇积极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学校,各学校创新设置每日十分钟科普时间,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学生们带来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
每个班级组织了庄严的网络安全倡议书宣读仪式,在领读同学的带领下,声音洪亮地宣读倡议书,承诺从自身做起,遵守网络规则,文明上网。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们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后,学生们一同观看了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视频。视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动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以及防范方法,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在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环节,老师们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条文,让学生们明白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针对网络暴力和网络热梗泛滥的现象,学校开展了专题讨论。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伤害,学会拒绝使用不良网络热梗,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接下来,四甲镇将继续构建“技术防御+人文教育+制度保障”的三维防护网,不仅让网络安全意识从“入眼入耳”向“入脑入心”转变,更在基层治理层面探索出一条可推广的网络安全共建共享之路,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注入持久动力。(叶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