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近日,崇川经济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三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南通市同和小学开展“与情绪友好相处,同自我温暖相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游戏互动、绘本阅读、科学实验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们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在趣味中学习情绪管理,守护心灵成长。

破冰游戏开启心灵之门
活动伊始,教室前方的情绪主题地垫便牢牢吸引住学生们的目光。地垫上印着“开心”“生气”“难过”等彩色情绪标识,参与者需要在对应区域完成投掷小沙包、模仿情绪表情等任务。“看到红色‘生气’区域要停一停,想想生气时怎么让自己冷静呀?”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心理咨询师吴丹丹老师在游戏中穿插提问引导,学生们边玩边皱眉思索,有人喊“深呼吸”,有人说“找老师聊天”,稚嫩的回应在教室里回荡。通过亲身表演,孩子们不仅观察到了情绪的外在表现,更体验到情绪与身体的密切联系。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起来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绘本故事解码情绪奥秘
随后,吴丹丹老师围绕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展开深度讲解,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色彩与情感交织的奇妙世界。绘本通过明快温暖的涂鸦颜色和童真质朴的语言,把抽象的情绪转化为一个个呆萌可爱的小怪兽。吴老师引导大家从小怪兽的表情、颜色出发,去认识和理解情绪,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快乐、忧伤、愤怒……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互动过程中,孩子们踊跃发言:“黄色是开心!我好想和它一起跳舞!”“我在难过时,就会变成蓝色。”生动的画面与童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识别和合理表达情绪,从而更好地接纳自己、接纳情感,也更有利于他们发展健康的社交行为。

科普实验探寻情绪逻辑
随着“五彩熔岩情绪瓶”科普实验的开始,活动也进入了高潮环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将食用油、水、色素分层依次装入透明瓶中,每一层代表一种情绪状态。摇晃瓶子后,液体混合又逐渐分离,模拟了情绪从混乱恢复平静的过程。加入泡腾片后,瓶内顿时“火山喷发”,引来小朋友们阵阵惊呼。孩子们盯着逐渐平复的气泡恍然大悟:“原来生气就像这冒泡的瓶子。等泡泡消失了,情绪也就慢慢冷静下来了。”简单的实验将抽象的情绪变化变得直观,让孩子们在惊叹与欢笑中埋下了自我觉察与情绪管理的种子。三桥社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未来社区将继续与学校联动,开展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良好生态。

下一步,崇川经济开发区还将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差异化课程,持续完善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瞿瑶、施颖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