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桥街道:自治赋能焕新颜 书写老小区治理“新答卷”
2025-09-17 15:24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9月17日南通讯 “现在小区自己管,舒心多了!”家住崇川区长虹新村居民王阿姨说。这个建成30余年的安置小区,曾因缺专业物业而环境脏乱、设施老化、投诉频发。今年初,和平桥街道颐和社区牵头成立物管会,居民自主管理,围绕“降成本、增收益、强参与”,推动多方联动,提升小区治理,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精准把握“症结” 激活自治力量

为精准解决居民需求,社区网格员逐户开展意见征询,将污水管网堵塞、公共区域维护、停车位紧张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逐一登记,列为重点攻坚任务。同时,对小区车辆数量、居民缴费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自治收费标准,确保管理经费透明可控。在管理模式上,创新建立“社区指导 + 物管会牵头执行”运行模式,每周五定期召开“长虹”议事会,邀请社区党委、物管会、居民代表共同协商小区自治管理事务,构建起社区党委领导下的“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协同治理机制。

资源盘活增收 破解资金难题

在资源盘活与创收方面,物管会主动出击,成功追回前期物业公司拖欠的2万元欠款。通过引进智慧停车系统,挖掘利用小区内的空间资源,多渠道增加车位供给,因地制宜、科学施划停车位,实现每年停车费收益4.5万元,停车缴费率达90%以上。联动江苏朗钰等辖区共建企业设立帮扶基金,开展“两元爱心理发”等便民活动,实现小区“自我造血”。同时社区还在小区入口处设置“阳光物管公示栏”,使每一笔收支明细都清晰可见,让居民心里有本“明白账”。

凝聚多元智慧 形成自治合力

社区还通过“虹管家”志愿者的招募,组建了“虹管家”志愿巡查队,每天对小区环境卫生、设施安全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虹管家”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30余人,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到小区管理中来。针对小区大件杂物处置难题,物管会积极对接兴环公司,借助其河道垃圾集中场地,设置共享垃圾堆放点,实现了小区与周边资源的共赢。同时通过整理闲置智能车库并委托专业机构运营,既保障了小区安全,又增加了收入。对于小区内的“重点刺头”,物管会成员主动上门沟通,化解矛盾纠纷,还邀请他们参与小区管理,让其从“问题制造者”转变为“自治帮手”,逐步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目标,进一步完善自治机制,让居民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和平桥街道颐和社区党委书记王林说。随着自治实践的推进,小区环境和秩序已见改善,居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杨鹏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