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绿动童心 分类同行
2025-09-04 17:12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9月4日南通讯 为深化垃圾分类理念、根植童心,近日,天生港镇街道爱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南通理工学院志愿者团队,开展“绿动童心 分类同行”主题活动。辖区青少年在知识课堂中学习分类常识,在趣味游戏中巩固环保理念,在实地实践中传递文明意识,让绿色生活方式在互动体验中悄然扎根。

知识开讲,解锁分类“小密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喝完的牛奶盒属于哪类垃圾吗?”活动伊始,南通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以生动提问开启了垃圾分类科普课堂。志愿者们结合图文与动画短片,从“为什么要垃圾分类”讲起,细致讲解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废纸、塑料瓶可以变废为宝,是可回收物;剩菜剩饭能做成肥料,属于厨余垃圾;废电池、过期药品有毒性,要放进有害垃圾桶哦!”互动问答环节里,“用完的作业本是什么垃圾?”“宠物粪便该怎么处理?”等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抢答。周雨桐举着小手说:“我知道!妈妈说用过的口罩要放进其他垃圾里!”志愿者笑着递上“环保小卫士”贴纸,“答对啦,垃圾分类就是要从这些小事做起!”

趣味闯关,争当分类“小能手”

“现在轮到大家大显身手啦!”随着志愿者的号召,垃圾分类投投乐游戏正式开始。活动现场摆放着四色分类垃圾桶模型,孩子们领取写有菜叶、旧报纸、废灯管、塑料袋等字样的卡片,分组比拼“垃圾回家”的速度与准确率。“过期口红是有害垃圾,要投红色桶!”8岁的陈宇拿着卡片,认真对照桶身标识投放,生怕出一点错。一旁的小伙伴们互相提醒:“那个是厨余垃圾,放绿色桶!”偶尔有人投错,大家便七嘴八舌地纠正,全对的孩子脸上满是自豪,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分类知识的记忆。

实地宣讲,传递分类“大能量”

游戏结束后,南通理工学院志愿者化身“宣传员”,走进小区垃圾分类亭开展实践活动。“叔叔,您知道废旧手机电池要单独投放吗?”“阿姨,厨余垃圾要沥干水分再丢哦!”志愿者们认真地向过往居民普及分类要点,还主动帮老人辨别垃圾类别。居民张爷爷笑着说:“这些孩子讲得比宣传单清楚多啦,我这下记住了!”看到大学生志愿者们认真的模样,不少居民也主动询问分类细节,现场互动频频。志愿者陆星晨擦了擦额头的汗,深有感触地说:“原来宣传垃圾分类这么有意义,以后我要当家里的‘分类监督员’!”

此次活动以“学+玩+做”的形式,让垃圾分类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下一步,天生港镇街道将继续联动高校资源,设计更多接地气、有童趣的环保活动,让绿色理念在代际传递中深入人心,让文明习惯在社区沃土中生根发芽。(秦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