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为让村民在传统佳节中感受阅读魅力,体悟文化深意,8月28日,四甲镇海山村开展“七夕品书香,悦读话深情”主题阅读活动,以书为媒串联节日文化与书香意蕴。
听七夕故事,知文化内涵
活动伊始,海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郁娟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经典神话为引,讲述七夕从古代“女子乞巧节”到现代“中国情人节”的演变,还结合《诗经》《迢迢牵牛星》等诗文片段,还原古人“穿针乞巧、拜织女、吃巧果”的过节场景,搭配趣味插画,让村民轻松读懂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荐七夕好书,享阅读之趣
活动现场特别为不同群体精选七夕主题书籍,大家纷纷挑选品读。网格员奚晓凤推荐《我们的节日,鹊桥相会话七夕》,书中以清新笔触还原“牛郎织女渡鹊桥”的传说细节,拆解“投针验巧”“晒书晒衣”的文化寓意,水墨鹊桥、彩铅巧果等古典插画更让文字场景跃然纸上。村民们主动分享心头好:李大叔推荐《乡村节气养生指南》,称书中“七夕前后吃巧果护脾胃”“夏末田间防湿热”是农民实用知识;张阿姨推荐《农家亲子故事集》,说农耕主题短篇能让孩子了解农活;年轻村民带来《乡土中国》节选本,通俗讲述邻里情与家风传承,引发众人共鸣。

品书中情韵,诉人间真心
活动渐近尾声,一场关于“爱与陪伴”的分享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温情。活动特邀两对夫妻以书中经典为引,讲述属于他们的动人情感。谈及书中爱恋,有人谈《边城》里的纯粹情愫,有人聊《简·爱》中的平等爱恋。
当故事从书中走向现实,村民李阿姨翻开旧忆:“1973年我和老伴经人介绍认识,婚后他总是在村卫生室忙碌。对我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做好热菜热饭,等他回家。”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没有轰轰烈烈,却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在柴米油盐中愈发真切。袁先生的回忆,则藏着平凡日子里的牵挂。“我和妻子结婚多年,以前去外地打工,每次收到她的信里面全是‘天冷添衣’的实在话。有一回我生病,她连夜骑摩托车,赶了好几十里路给我送药。”质朴话语满含温情,令在场人深深动容。


享云端书香,添阅读便利
考虑到村内部分老年村民视力退化、读纸质书不便,活动特设“云享书香。轻松听读”环节,工作人员推广“江苏省农家书屋数字平台”的使用。志愿者们持登录二维码与操作指南,手把手教老人操作:“微信扫码即可登录,点‘节日文化’选‘听书’按钮,能听七夕故事还能调语速呢!”大家纷纷跟着学习,逐步解锁听书新技能,切实感受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此次七夕主题阅读活动,以书为媒串联文化与温情,让村民在听传说、荐好书,忆深情、享云端中读懂节日韵味、感受阅读便利。今后,海山村将持续依托农家书屋、“江苏省农家书屋数字平台”,推出更多贴合需求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常伴乡村、文化浸润人心。(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