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在浪漫的七夕节来临之际,海门区四甲镇有余村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七夕主题阅读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家庭家风建设巧妙融合,活动邀请6对模范夫妻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共度了一个温馨而有意义的节日。
文化课堂,探寻七夕起源
活动伊始,文化小课堂率先开讲。文化志愿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在场村民娓娓道来七夕节的起源传说。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到七夕节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种习俗,志愿者细致讲解了晒书晒衣、拜织女、吃巧果等传统习俗的由来和寓意。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举手提问,现场互动氛围十分热烈。通过这堂文化小课堂,大家对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了解。

温情观影,感受家庭暖意
随后,大家一同观看了由全国妇联女性之声推送的视频《我爱我家》。视频中一个个关于家庭和睦、亲情温暖的真实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许多村民在观看过程中眼眶湿润,大家纷纷表示,这些故事让自己更加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好家风对于家庭幸福的关键作用。

银龄阅享,品味岁月书香
活动特别为老年读者设置了阅读分享环节。志愿者以温和舒缓的语调,向长者们讲述了巴金《家》中有关传统亲情的经典段落,以及杨绛《我们仨》中温暖而坚韧的生活回忆与人生体悟。分享紧紧围绕家庭、陪伴与岁月积淀的智慧,语言质朴亲切,贴近长辈们的审美与实际经历。现场不时传来会心的笑声与阵阵掌声,书香袅袅,温情流动。

家风故事,传递优良美德
紧接着的传承好家风感悟分享环节,更是让活动氛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大家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家风故事。有的讲述了夫妻之间相互包容、携手走过风雨的历程;有的分享了教育子女、传承勤俭持家美德的经验;还有的讲述了邻里互助、营造和谐村风的做法。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让在场村民深受触动,大家在分享中相互学习,共同传承良好家风。


乞巧互动,体验传统乐趣
活动的重头戏当数夫妻同心穿针乞巧挑战赛和投针验巧体验。随着比赛开始,大家迅速投入“穿针”比拼:或凝神捏线试探针尖,或调整角度专注穿引,指尖的丝线在针孔间穿梭。参赛夫妻默契配合,一人持针、一人递线,在眼神交汇中调整节奏,有的配合流畅几秒完成一根穿引,有的则在互动调侃中增进协作,围观群众的笑声与掌声交织,让“乞巧”民俗在互动中更添温情。


此次七夕节活动,不仅让村民们近距离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传承了七夕节的优良习俗,更在活动中弘扬了良好家风,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下一步,有余村将持续聚焦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深化文化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浸润人心。(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