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灶街道秦灶社区:以乐为媒,共筑银龄幸福家园
2025-08-22 17:34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8月22日南通讯 2025年8月20日下午,崇川区秦灶街道秦灶社区活动室内鼓声雷动,一场以“医护相伴 匠心护老”为主题的心理健康音乐疗法专场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活动由崇川区民政局主办,秦灶街道秦灶社区联合崇川区匠心公益服务中心共同举办。通过音乐律动、专业心理疏导与社区服务融合的创新模式,为辖区老人搭建起一座用“心”沟通的桥梁。

音乐疗愈,打破沉默的“心理按摩”。“咚——哒——咚咚哒!”随着非洲鼓的节奏响起,30余位老人围坐成圈,在专业音乐治疗师胡徐丽的引导下,用手中的鼓、沙锤、木琴等乐器即兴合奏。72岁的独居老人王奶奶起初有些拘谨,但在治疗师“跟随心跳节奏”的鼓励下,她逐渐放松,敲击出轻快的旋律。“好像把心里的闷气都敲走了,整个人轻松多了!”她笑着说。

这一场景正是“鼓圈外交”公益项目的核心——通过非言语的音乐互动,帮助老年人释放情绪、缓解焦虑。项目负责人、崇川区匠心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仇天敏介绍:“鼓圈疗法源自团体心理治疗,节奏的同步性能够快速建立信任感,尤其适合语言表达受限的老年人。”活动现场,治疗师通过调整节奏快慢、强弱,引导参与者体验“情绪可视化”,将孤独感、压力等抽象感受转化为具象的音符。

代际共鸣,银发与青年的“无声对话”。值得关注的是,在“双人鼓点对话”环节中,社区老人与匠心公益志愿者背对背敲击乐器,通过节奏传递情感。崇川区匠心公益服务中心社工蒋昊杰感慨:“当我和张爷爷的鼓点逐渐合拍时,突然明白‘陪伴’不需要语言,他的节奏里有岁月的沉淀,我的节奏里有青春的活力,两种声音交织,就是最温暖的对话。”

这种跨代互动模式源于秦灶社区对“情感隔离”现象的关注。数据显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8%,其中21%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秦灶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东锐表示:“音乐是跨越代沟的‘通用语言’,我们希望通过鼓圈疗法,让年轻人在节奏中读懂长辈的人生故事,也让老人在合作中感受被需要的价值。”

从“活动”到“模式”,打造社区心理服务新范本。作为秦灶街道首个系统性引入音乐疗法的社区项目,自2025年崇川区公益创投项目落地以来,“鼓圈外交”已形成“前期评估—活动干预—后期跟踪”的全流程服务模式。活动前,社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筛选出30名有心理支持需求的老人;活动中,治疗师根据参与者的情绪反馈实时调整方案;活动后,志愿者将录制鼓圈合奏视频,通过“上鼓圈”延续互动。

当《茉莉花》的旋律在鼓圈中缓缓流淌,老人们的笑容与年轻人的掌声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面。这场以乐为媒的“心灵外交”,不仅敲开了老年人的心扉,更敲响了社区治理创新的新乐章。正如秦灶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东锐所言:“心理健康是幸福晚年的基石,我们愿做那个‘持的人’,用节奏唤醒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社区找到心灵的归宿。”据悉,秦灶社区将继续探索“音乐+心理+医护”的融合服务,让“银龄温暖家园”的愿景在每一次鼓点中走向现实。(葛佳)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