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就业是经济运行的“指示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稳”,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了“四稳”要求。两次会议均将“稳就业”置于首位,体现出就业优先导向。
为贯彻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南通通州湾示范区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全面构建“高位推动、横向互动、纵向联动”的“稳就业”工作格局,通过政策支撑、服务升级、平台赋能,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稳就业”协同机制,全面展现促进就业的新作为、新进展、新成效。

“汉中就业直通车”,铺就一条幸福路
今年2月8日,在陕西汉中市汉台区“春风行动”招聘会上,49岁的周恒在招工摊位间穿梭。通州湾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晓春拿着大喇叭,正在摊位前招呼人,声音格外响亮。周恒循声望去,那块“免费就业直通车登记处”的牌子,让他眼睛一亮。10日14时,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奔波,周恒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顺利抵达通州湾。这一路上刘晓春根本没合眼,她忙前忙后地给大家送水和食物,逐一了解大家的求职意向,路上提前给大家匹配岗位。周恒一下车,一杯热气腾腾的水就递到他手中,工作人员还顺手接过了他的行李。“通州湾是个好地方!”周恒直呼来对了。

周恒家住汉中市汉台区,之前在家开网店,网店生意下滑后,他萌生了外出务工的想法。年前,他在小区群里看到了通州湾的招工信息,便找在通州湾务工的老乡打听,才知道原来连着好几年通州湾都到汉中招聘。在了解到通州湾企业多、待遇好,政府提供包车接送、包吃包住的服务,还“点对点”解决就业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地跟着直通车出发了。“真没想到,一到通州湾就找到了机械装配的工作,现在我都上班半年多了。”周恒笑着说:“政府处处为我们考虑,真是把就业路都铺到我脚下了!”

自2024年2月首辆“汉中就业直通车”开通以来,累计已有百余名汉中务工人员入职综新纺织、海大生物等8家企业,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衔接。此外,通州湾还在汉台区设立了“劳务合作站”,提供从岗位推荐、政策解读,到岗前培训的“全链条”服务,做务工人员的坚实后盾。这种精细化、保姆式的服务,极大提升了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和就业稳定性,为通州湾建设注入新力量。
“数字化招聘矩阵”,解锁就业新路径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韩凌玲不想外出务工,她想离家近一些。
在江苏国迈工业装备有限公司的质检车间里,有着7年质检工作经验的韩凌玲,正用游标卡尺对PU管的内径进行测量,眼神专注。干完手中的活儿,她抬起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公司离家不远,开电瓶车也就10分钟,每天能回家照顾孩子们,心里很踏实。”
可1个月前,韩凌玲还在家愁得睡不着。光伏工厂订单缩减,排班越来越少,工资越来越低,眼看就要失业,大宝12岁、小宝才6岁,35岁的韩凌玲感到“压力山大”。她和厂子里的小姐妹们商量该怎么办,小姐妹出主意,让她上“通州湾人力资源公众号”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韩凌玲填写完求职要求没多久,就有工作人员和她“一对一”联系。这1个月里,工作人员总是第一时间把企业最新招工信息同步给她,最后她选择了离家近、待遇稳定的国迈集团。8月1日,她正式成了江苏国迈的一名质检员。
为了让更多“韩凌玲”能在家门口安心就业,通州湾示范区用“通州湾人力资源公众号”、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招聘会等多种方式,搭建“数字化招聘矩阵”,实现招聘流程的智能化,把岗位和人才精准匹配。其中,今年2月7日和7月28日举行的两次“直播带岗”招聘会,累计吸引了23家企业参与,直播期间共计观看人数达25.8万,收获20万次点赞,求职者投递有效简历170 多份,最终入职37人,开创了线上招聘新局面。

政企校三方协同,筑巢引凤聚英才
面对线上招聘,南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江昱霖更青睐校园招聘会。
3月28日下午,在通求学4年的连云港人江昱霖在南通大学专场招聘会上,四处寻找专业契合的心仪企业。在南通星汉机械有限公司的招聘摊位前,江昱霖向人事经理尤云了解企业用工需求、薪资待遇等,并留下了自己的简历。7月2日,江昱霖入职星汉机械,当上了电气工程师。“区里会定期组织我们到南通大学、南通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学校,开展校园专场招聘活动。小江就是我们在专场招聘会上招到的好苗子!”尤云笑容满面,“其实为了帮我们留住像小李这样的人才,区里会按照规定给他们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综合补贴和住宿补贴。区里为我们提供的贴心服务,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减轻了企业压力,让我们能开足马力生产,这样的营商环境必须点赞!”

小江参加的这场春招,正是通州湾的品牌活动之一。今年以来,通州湾示范区聚焦政校企深度合作,以深化“通州湾企业校园行”“通才学子通州湾行”“高校通州湾行”等品牌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一体化服务模式,以活动牵引、平台支撑、服务保障,实现由“人才单方求职、企业被动招引”向“政府搭台引流、动态闭环服务”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
稳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透过那万家灯火,可以看见:跨越千里的“汉中就业直通车”,让周恒的家庭收入大幅提高;“数字化招聘矩阵”的精准匹配,让韩凌玲能更好地兼顾家庭与工作,政企校三方有声有色的合作,让江昱霖留在南通为梦想打拼……就业服务有温度,民生幸福有质感。上半年,通州湾组织各类招聘会54场,累计吸引7427余人投递简历,经岗位精准匹配、跟踪服务,已成功帮助2129名求职者实现稳定就业,这些举措托举起劳动者的梦想,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从政策层面的精准发力,到市场主体的活力迸发,再到就业服务的细致周到,通州湾示范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近两年来累计发放各类人才补贴超2600万元,2025年1至7月新增就业人口约2万人……数字背后,是通州湾稳就业促发展,用行动铺就民生坦途的坚实步伐。
通州湾交出的这张扎实答卷,五星好评!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