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6日南通讯 理发剪的清脆声与快板说唱的韵律交织,非遗草鞋底摊前围满品尝的孩童,医护志愿者在星空下搭起流动诊台……一场别开生面的“夜模式”睦邻公益集市,不仅点亮了天生港镇的夏夜,更映照着邻里能人参与小区治理的创新路径。天生港镇街道隆兴佳园社区在实施崇川区社区治理能人“星火计划”过程中,充分挖掘辖区邻里能人资源,发挥邻里能人在小区治理中的带动效应,点燃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将“星星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

构建“能人矩阵” 聚拢多元治理星光
“没想到我这点缝缝补补的手艺还能帮社区做贡献!”爱心缝补能人郭阿姨笑道。社区采用“网格摸排+云端自荐+邻里举荐”三管齐下的方式,深入挖掘辖区党员、热心居民、离退休干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及具有特长爱好的“能人”,纳入动态管理的“兴火能人库”。数据库里不仅登记技能资质,更标记着服务意愿与社区口碑。此外,社区将能人进行分类整理,注重发挥不同类型能人的专长,通过“网格走访+集中座谈”等多种渠道收集居民诉求,坚持“供需相适”原则,分类匹配“入库”兴火能人,目前,已有20位“能人”登记“入库”,涵盖建筑、书画、唱歌、舞蹈、乐器、理发、缝补、家电维修等14个不同领域,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发展的新力量。

深耕“能人沃土” 精准赋能提质增效
“通过社区组织的调解技巧培训,我现在用‘茶桌调解法’化解矛盾更有章法了!”调解能人孙师傅端着茶杯笑道。社区注重能人建设和培育,通过“技能培训+骨干培育+平台共建”三维赋能机制,采取集中培训、互动交流、能力建设等方式为能人赋能,推动能人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升级。今年已开展智能手机应用、急救技能等专题培训6场,培育出3名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能人骨干”。文艺达人刘阿姨经过社区组织的文艺汇演策划培训后,带领团队编排的《垃圾分类志愿有我》主题快板舞在3个小区巡演;大货车司机仇锦华参加应急救援培训后,化身“移动安全员”排查小区隐患3处。真正实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社区能人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让能人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源头活水”。

拓宽“能人舞台”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我这教了三十年书的老骨头,退了休在社区教娃娃们写字,看到孩子们进步比当年评职称还高兴!”退休教师曹建华在“能人议事会”上展示着积分存折,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矛盾纠纷调解+10分”“义务授课+20分”的志愿服务记录。社区创新建立能人议事会、治理积分榜等机制,推动二十余名能人从社区“服务者”升级为社区“治理合伙人”。依托能人议事平台,能人们发挥“人熟地熟”等优势,解决停车划线、电瓶车棚消防改造、拆除隐患凉亭等10余个难题。今年以来,能人队伍参与纠纷调解、文化表演、移风易俗宣传、健康科普、爱心缝补等服务20余场,惠及居民超千人次,打开了小区治理“百宝箱”。
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挖掘辖区内的优质资源,集聚更多能人志士加入社区“能人库”。通过搭建平台,让更多邻里能人在小区治理中发光发热,着力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民生小问题,切实提升小区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共同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