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桥街道:书香护苗润青春 全民阅读筑文明
2025-08-15 14:35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8月15日南通讯 初秋的百花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书香涌动。归巢大学生的红马甲与南通中学学子的白衬衫相映成趣,他们捧着书籍,在分享与探寻间,把乡土人文、青春成长的感悟唠进了大家心里,也让全民阅读的活力、护苗行动的温度,跟着书页翻动慢慢散开。

归巢书香聚青春 文脉对话传承

“张謇先生办实业时,把‘守信笃行’刻在账本里,这和咱们今天说的‘诚信’,本就是一脉相承的礼仪根脉……”百花苑社区的归巢书香讲堂里,大学生志愿者钱蒋慧话音未落,南通中学高一学生马恺铭已攥着笔记起身。这场以“带一本书回故乡”为主题的阅读沙龙,像磁石般吸聚20余位青春面孔,返乡大学生分享城市变迁,中学生解读家乡诗词,连腼腆的男生都翻开《南通记游》,念起“濠河水景真秀美”。钱蒋慧身前的屏幕映着“归巢”字样,她身后的书架摆满乡土人文书籍。学生们轮流登台:有人读《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文集》里的老故事,有人展示祖辈家书里的礼仪。“原来家乡藏着这么多值得读的故事!”马恺铭抱着新借的《南通非遗图鉴》感慨。这场跨代际对话,既让青春群体重拾乡土文化,更将知礼传礼的种子埋进年轻人心里。

濠河寻迹悟文明 历史行走中鲜活

濠河博物馆前,鲜红横幅在晨风中舒展“七彩的夏日·濠河寻迹 青春行”。百花苑社区的青春阅读队刚踏入展厅,便被讲解员手指处老照片牵住目光:“看这张张謇规划濠河的手稿,字里行间都是为民筑城的心意。”学生们凑在展柜前,看蓝印花布纹路、听护城河传说,连呼吸都轻了几分,这是社区特意强调的观展礼仪:轻声交流、有序驻足,让读史过程也成为文明实践。走到亲水步道,社区志愿者掏出《河文化手册》:“大家找找,哪段文字对应眼前风景?”孩子们争着翻书,对照着书面文字与真实风景。“原来阅读不只是坐在屋里!”南通中学高一学生张睿祺感慨。这次行走阅读活动,让她读懂家乡肌理,更记住尊重历史、敬畏文化的礼仪标尺。

护苗课堂润童心 文明滋养生长

百花苑社区网格学院的教室里,关工委志愿者杨阿姨端坐在讲台,屏幕映着“欢迎南通中学学子”的暖色调画面。这堂“护苗体验课”不教书本理论,专授非遗技艺,她捧着布面虎头鞋,教“出虎眼精气神”“缝出虎纹对称美”;讲到虎头鞋里的民俗传承,还掏出老照片,说过去“孩童穿虎鞋,祈福避邪”的讲究。课堂一角,亲子家庭围坐成圈,妈妈和孩子共绣虎纹装饰,到“针脚细密”环节,默契对望,不就是身边的非遗温度?活动末尾,社区评选“非遗小匠人”,给孩子们发护苗书签,叮嘱他们“把老手艺捧在手上,带到远方”。

从书吧的青春对话,到濠河的历史探寻,再到课堂的童心滋养,百花苑社区将“全民阅读”拧成一根绳:一头系着护苗成长,一头牵着文明传承。当归巢学子的声音、濠河流水的回声、课堂里的笑声交织,书香便成了社区最动人的底色,藏着对青春的期许,对文明的坚守,更藏着一座最温暖的文化基因。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