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晨光初照,南通市虹桥农贸市场门前的“潮汐市场”热闹开场。一幅充满生机的生活图景,背后是虹西社区创新基层治理,为居民带来稳稳幸福的生动实践。


“潮汐市场”:文明与民生的和谐共舞
虹桥新村建于20世纪80年代,地域广、小区多,居民买菜需求旺盛,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随之而来,不仅影响交通,还对城市文明建设造成阻碍。
为破解这一难题,虹西社区党委联合多部门探索新路径。社区志愿者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充分考量交通、环境等因素后,在市场西侧停车场划分约50个摊位,打造“潮汐市场”,供菜农售卖自产农副产品。志愿者们还参与日常管理,协助制定经营时间、卫生清理等规定,并积极向居民宣传其优势。
这一创新举措让流动摊贩有了稳定经营场所,有了“归属感”,也满足了居民生活需求,实现了城市“文明风”与居民“菜篮子”的和谐共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市监管家”:人情味中守护烟火气
“穿上‘市监管家’的马甲,就有了责任感。”“市监管家”引领人周小燕说道。今年初,崇川区市场监管局虹桥分局与虹西社区联合发起“市监管家”项目。
该项目创新采用“线下巡查+线上反馈”双轨模式。由退休党员、社区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网格化巡查,重点监督餐饮单位、商超、药店及农贸市场等场所的环境卫生、明码标价、计量器具等环节。巡查中,通过“随手拍+即时报”实现问题实时上传,责任部门限时处置,形成闭环管理。
这种“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织密了民生安全防护网,让社区的烟火气在有人情味的监管中得以更好地延续。


“幸福事集”:亲民服务增添生活质感
虹桥新村老人多,水电维修等生活需求多样。针对这一情况,虹西社区联合崇川区市场监管局虹桥分局打造“幸福事集”。
社区利用网格党群服务站二楼近30平方米的闲置配套用房,吸引鞋物修补、水电维修等13家个体工商户进驻。“幸福事集”定时开放,社区印制便民服务单,标注各项服务的联系人和电话,由网格员挨家挨户发放。居民可通过多种方式预约服务。此外,社区还链接专业志愿服务力量,定期举办“集中服务”活动,将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幸福事集”满足了居民多元化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促进了邻里和谐,让社区生活更具质感。
虹西社区在基层治理中,从细微处着手,不断探索创新。无论是“潮汐市场”“市监管家”还是“幸福事集”,都是社区聚焦群众需求,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民生无小事,事事关民心。虹西社区党委书记张莉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幸福生活圈”建设,以“绣花功夫”持续为居民创造更多幸福,让社区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张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