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4日南通讯 7月20日,南通大学药学院“药蕴初心研究生实践团”走进秦灶街道苏阳社区,以“本草润心·岐黄薪火”为主题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增添别样色彩,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走近传统本草,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讲相融唤兴趣,道地药材展魅力
“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身边藏着许多会‘治病’的植物朋友呢!”活动伊始,宣讲员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志愿者们从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讲起,沿着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又通过道地药材的地域分布图,将浩瀚的中医药宝库转化为孩子们能看懂的“具象化”知识,让抽象的药材特性变得可触可感。为了让宣讲更“接地气”,志愿者们特意引入南通本土道地药材薄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疏肝行气、清喉利咽的多重功效。恰逢夏季“大暑”节气,宣讲员从孩子们常喝的茶饮料切入,手把手传授薄荷青桔茉莉茶、薄荷西瓜双拼奶的制作方法,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本草带来的舒爽,真正实现清凉一“夏”。

茶香沁心脾,本草智慧悟匠心
活动中,学生带来了横县茉莉花茶、梧州六堡茶等特色茶品让孩子们在品尝中感受茶的独特风味。茉莉花的理气开郁、六堡茶的祛湿养胃,都在茶汤的滋味中悄然传递。“看似简单的一杯花茶,背后是无数次的耐心打磨,就像我们的中草药,历经采摘、炮制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我之前在书本上读过,广西横县是‘世界茉莉花之都’,原来茉莉花有这么多用处呢!”北城小学学生王皓轩一脸满足地说道。

香囊手作添乐趣,古朴雅致创新意
香囊制作环节里,志愿者们化身耐心的“技艺导师”,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孩子们好奇闻着药材味道,感受不同本草的独特气息。“这些药材不仅能让香囊散发天然香气,还能提神醒脑、驱赶蚊虫呢!”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手把手指导小朋友们开启这场充满仪式感的手作体验。裁布、缝制、填充、束口,孩子们稚嫩的手指在彩布间穿梭,虽然动作略显笨拙,却透着一股专注与认真。当形态各异的香囊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香囊互相展示,鼻尖萦绕着草木的清香,小小的物件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让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底蕴在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中悄然传递。
本次活动以“讲解 + 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温度,萌发了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与热爱。接下来,南通大学药学院的志愿者们将立足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合民族特色,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指引他们向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