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3日南通讯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廉洁家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近日,天生港镇街道新闸村、八一村、南通市阳光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党组织联合文新书苑社会组织开展“汇聚银发力量 温暖幸福邻里”活动,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南通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红色家书里的初心感悟。活动现场,南通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给大家诵读了《江竹筠托孤书》《黄继光在战斗间隙写给母亲的信》《赵一曼家书》等红色家书,并为大家讲述了这些红色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一封封红色家书,召唤尘封的记忆;一段段英烈事迹,照亮前行的道路。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或生死关头,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写成一封封家书,留下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大家在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中体悟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和他们誓死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廉洁故事里的清风传承。“廉洁家风,是我们老辈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从日常言行的坚守,到面对诱惑时的清醒,点点滴滴都蕴含着做人的本分,这不仅是家族延续的根基,更是社会清明的基石。”在廉政故事宣讲环节,老干部顾克勤结合自己家庭里的故事向大家进行了分享,并着重讲述了自己对廉洁家风的见解。听完这些,参加活动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赵海燕感慨道:“这让我想起《朱子家训》中‘莫贪意外之财’的告诫,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好家风并不一定轰轰烈烈,更多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坚持,一代代的传承与坚守,最终内化为刻在骨子里的品格。

手工制作里的温情传递。在手工制作环节,来自阳光养老产业集团的志愿者们向大家分发草帽制作材料,并向在场者讲述草帽的历史:“一般是指用水草、席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的帽子,帽檐比较宽。可用来遮雨,遮阳或者休息时将衣物放于帽中,以防沾尘土,是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象征!”大家围坐一起,互相交流着创意。参加活动的罗小玲将绢花置于帽檐上向大家征询意见:“这儿加朵花,是不是俏皮多了?”李大爷则瞅着隔壁王大妈的作品笑着说道:“叶子忘粘了,补上更像回事儿。”欢声笑语在活动室内回荡,让邻里情变成一张暖暖的网,增强了邻里间的凝聚力。(张帆 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