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灶街道深入开展“七彩的夏日”系列活动,点亮孩子暑假生活
2025-07-18 16:2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7月18日南通讯 秦灶街道聚焦少年儿童成长需求,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等维度,深入开展“七彩的夏日”暑期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丰富多元的体验中收获成长,绽放童年光彩。

生命旅程,你我共绘

近日,秦灶街道袁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网格党群服务站、红十字会,联合共青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委员会、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开展“七彩的夏日”“生命旅程 你我共绘”——青春“心”旅程之心理健康教育。

志愿者们以幽默风趣的情景剧,将抽象的情绪管理巧妙转化为灵动的生活哲学,让孩子们在阵阵清脆笑声中,学会为心灵撑起一把五彩斑斓的“晴雨伞”。

“我们把不开心画成小怪兽,再给它画上笑脸好不好?”“小树洞”情绪收纳站刚一亮相,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有的把“被哥哥抢玩具”画成张牙舞爪的小怪兽,又在旁边添了个举着糖果的自己;有的用铅笔尖细细勾勒出“怕黑”的心情,在角落画了一盏亮闪闪的台灯。五颜六色的卡片很快堆成小丘,孩子们踮着脚尖把卡片投进情绪收纳站时,脸上都带着郑重的神情。随后,一句句童言稚语从树洞里“跳”出来,在志愿者的解读下变成了一场温暖的分享会,就连穿堂而过的风都带上了甜甜的味道。

志愿者用生动的比喻开启了心理健康疏导小讲座,孩子们从“情绪温度计”中直观看到“愤怒时体温会升高”;在“安慰者”和“倾诉者”的角色互换中学会体谅;在画卷上涂满彩虹,把内心的力量变成了看得见的作品。五年级的小熙在纸上画满了星星:“以前生气了总是闷在心里,现在我知道可以找人倾诉,还能用数数字的方法平静下来呢!”这场融合了知、情、意、行的成长课,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了心灵成长的“金钥匙”。

此次活动引导青少年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中敞开心扉,学习自我觉察与有效沟通的技巧,为心灵开辟了一方可倾诉、可休憩的港湾。下一步,袁桥村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社区青少年构筑起温暖而坚实的心理支持屏障。

非遗出彩,纸韵承夏

一幅幅漂亮的窗花,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一摞方纸、一把剪刀,一节妙趣横生的剪纸手工课在秦灶街道秦北村韬奋书吧拉开序幕,南通剪纸艺术传承人李海烽带领大家创作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让辖区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李海烽先用生动的语言梳理了剪纸艺术的发展脉络,对比了南北方剪纸的风格差异,尤其细致讲解了南通剪纸的精巧技法与地域特色。随后,他以夏日元素为主题现场示范,剪刀在其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短短几分钟,一片栩栩如生的荷叶、一只灵动的夏蝉便跃然纸上,引得现场阵阵掌声与啧啧称奇。

实践环节,在李海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专注地在卡纸上画着喜欢的图案,大家一边轻声交流,一边认真制作,孩子们握着小剪刀小心翼翼地跟着步骤裁剪,家长们则在一旁帮忙,秦北村关工委副主任孔宝华也不时走到孩子们身边,为大家鼓劲加油。现场气氛热烈,原本普通的红纸,在大家手中渐渐展开成天平图、吉祥纹与窗花样。

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展示成果,李海烽还对部分作品进行了点评与修改。家长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拉近了孩子们与传统剪纸艺术的距离,引导孩子们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从而有意识地保护非遗、传播非遗,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了剪纸文化。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非遗剪纸从书本里的“文化符号”变成了孩子们触手可感的“生活艺术”,更在代际互动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

身心向阳,守护生命之光

近日,崇川区秦灶街道桥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江苏商贸学院校团委,精心组织开展了“身心向阳,守护生命之光”生命安全教育与急救技能科普主题活动。

“时间就是生命!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急救的黄金法则。”活动伊始,商贸学院志愿者以应急救护情景剧的形式开场,将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生的“异物卡喉”“意外出血”“突发晕厥”等危险场景进行生动还原与专业演示,并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现场示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快速止血与科学包扎等操作要领,使抽象的安全风险具体可感。不仅传递了“时间就是生命”“科学施救至关重要”的理念,而且显著增强了青少年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和应对信心。

活动紧扣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等核心内容,志愿者依托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向青少年进行了全面讲解。同时,紧密结合社区周边河网密布的地理特点及夏季用电高峰期风险隐患,重点强化了防溺水“六不准”原则及家庭用电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通过紧张而有趣的知识竞答环节,有效检验并巩固了学习成效。

在“急救技能实训”环节,志愿者采取分组结对形式,指导青少年体验多项关键“救命技能”,包括模拟演练如何沉着冷静、条理清晰地向急救中心报告险情;规范操作使用模拟纱布、碘伏等物品进行创伤止血与包扎;借助专业人体模型和教学视频,系统学习并初步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通过沉浸式的实操训练,青少年深刻领悟了“黄金救援4分钟”对于挽救生命的重大意义,切实提升了在紧急情况下的实际处置能力。

下一步,秦灶街道桥东村社区将继续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构建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长效模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志愿服务,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拓展有益青少年发展的活动平台,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志愿力量。

珍视生命之水,守护生命之源

近日,秦灶街道桥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秦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雏鸟天使成长园社会组织,在韬奋书开展“珍视生命之水,守护生命之源”暨“七彩的夏日”全民阅读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吴丹丹以“惜水如金,万物生辉”“水滴汇成河,粒米凑成箩”等朗朗上口的节水谚语切入,用生动的语言阐释水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简要介绍了活动主题与流程,引导孩子们快速融入活动氛围。

接着,吴丹丹带领孩子们共读绘本。绘本故事以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森林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密切关联。孩子们时而为森林的生机勃勃欢呼,时而为破坏环境的行为蹙眉,在图文交织的场景中,直观理解“森林护水、水养森林”的生态逻辑,深刻感悟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的道理。

实验环节成为活动的“重头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通过三个趣味实验,让抽象的“水资源保护”变得可触可感。“污水净化小实验”中,孩子们见证浑浊的污水经滤纸过滤、活性炭吸附后逐渐变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借机讲解“污水治理成本高,日常节水更重要”的道理;“滴水不漏挑战赛”里,大家用废旧瓶罐自制简易节水装置,在比拼谁的装置漏水最少的过程中,体会“节约用水需从细节做起”;“水的表面张力实验”则通过硬币承载水滴的奇妙现象,激发孩子们对水的科学原理的好奇心,进而延伸到“每一滴水都有其价值,不可随意浪费”的环保理念。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动手、踊跃提问,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水资源保护必要性的理解。

情景演练环节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模拟“同伴意外落水”场景,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应对方法。通过演练,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呼救、找工具、报信”的三步救援法,更深刻理解了“保护好自己,才是救援的前提”。

此次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实践”的递进式设计,将水资源保护的生态理念与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有机融合,既让孩子们懂得了“水是生命之源,需加倍珍惜”的道理,也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施红燕 陆海燕 陆晓春 李峰 王晨露 严天泽)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