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7日南通讯 近日,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幸福街道幸福家苑社区携手,以实际行动向退役军人致敬。从贴心的上门服务到退役军人志愿者主动担当的暖心场景,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对“最可爱的人”的尊崇与敬意,让军民鱼水情在点滴间愈发深厚,也让“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把剪刀暖人心,上门服务显真情
“刚理完发,整个人都清爽了。你们还专门跑一趟,真是暖到了咱心坎上!”家住幸福家苑的退伍老兵马伯伯摸着刚理好的头发,笑得合不拢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退伍军人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兵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推子轻推、剪刀飞舞间,不仅修剪了发丝,更是剪去了老人们的烦恼。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幸福家苑社区的工作人员还陪老兵们唠家常、忆往昔,听他们讲述军旅岁月里的峥嵘故事,小小的客厅里,敬意与温情在时光中静静流淌。“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小事,让退伍军人们感受到‘娘家人’的关怀。”崇川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陈吉菲说道。

军装虽脱志不改 治理一线显担当
“报告!60幢南侧水位较高,需紧急强排!”随着一声急促的报告,幸福家苑社区防汛应急演练正式开始。作为社区常态化防汛队伍的核心力量,退役军人志愿者小何常态化参与演练、查隐患,动作干练得如同当年在部队训练一般。“军装脱了,但骨头里的担当没卸。小区就是我们的‘新战场’,防汛这事,练熟了才能护好街坊四邻。”小何抹了把额头的汗,黝黑的脸上透着坚定。这群“迷彩身影”为社区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常来常往传温情,点滴关怀筑同心
“邵爷爷,您瞧这张网格化服务管理联系卡。”幸福家苑社区网格员小马把卡片递到老人手里,指尖点着上面的信息耐心解释,“卡片上水务、供电、燃气等服务都能直接联系,卡片上也有我的号码,您存成‘小马’就行了,平时有啥事儿也随时找我。”“社区就像家人一样,时常来聊聊,有啥困难一说就帮着解决,心里特别暖和!”邵伯伯感慨道,话语里满是暖意。“严伯伯,上次教您用智能手机,最近和孩子们视频联系还顺溜吗?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的?”这样的对话日常上演,没有刻意的寒暄,却透着最熨帖的关怀,让细碎的需求被妥帖接住。
从一剪子的贴心,到防汛演练的担当,再到日常走访的牵挂,崇川区用“细水长流”的关怀,向退伍军人传递着尊崇与敬意。八一建军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注脚。在这里,退伍军人“退役不退志”的精神熠熠生辉,而社会的温暖回应,正让这份坚守与奉献,成为照亮社区的温暖光芒。(陈吉菲 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