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4日南通讯 春风夏雨皆入韵,最是书香能致远。和平桥街道濠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实际、创新谋划,以书香为纽带,精心谱写了贯穿四季的阅读乐章。从春日的读书节到盛夏的归巢行,该实践站联动多方资源,将阅读的种子深植童心、引航青春、赋能文化创新,更在潜移默化中为青少年筑起“书香护苗”的坚实屏障。
深耕“幼有所育”,播撒阅读火种润童心。濠西社区实践站精准聚焦少儿群体,携手辖区幼儿园打造“春风润心·书香满濠西”特色品牌。以“幼儿—家庭—社区”三维联动为轴,创新构建班级“阅读舱”启智、家庭“阅读站”伴读、社区“漂流岛”共享的立体网络。精心设计的“一书N读”工程亮点纷呈:小班孩童在《好饿的毛毛虫》中感悟生命律动,中班借《彩虹鱼》编织友爱纽带,大班则以沙盘演绎《西游记》的浩瀚传奇。“声音邮局”传递稚嫩童音温暖社区长者,“故事帐篷”见证“小讲师”自信成长。实践站更将“护苗”理念深植活动全程,通过精选优质读物、倡导每日亲子共读、设立“图书小管家”等,引导孩子养成健康阅读习惯,在纯净的书香沃土中向阳生长,让文明的幼苗在社区沃土中生根发芽。

赋能“文有所创”,解码本土IP新活力。濠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拓展阅读外延,依托濠西书苑文化阵地,成功承办“解锁网文改编文学密码”主题沙龙。活动汇聚文艺学者与青年创作力量,直面影视改编浪潮中的“内涵坚守”命题。聚焦《国色芳华》《小巷人家》等本土作品走红现象,深入探讨如何深挖“蓝印花布”“濠河夜话”等地域文化基因,巧妙运用CG技术赋能、方言情感注入等“在地化转译”手法,让南通故事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沙龙启迪青年创作者,真正的改编是赋予角色与江海大地血脉相连的命运,实现文本的“创造性再生”。本次活动为本土文化IP的孵化与传播架设了创新桥梁,激发了社区文化创造的内生动力。

引领“青有所归”,赓续故土文脉传薪火。百花苑社区、濠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眼青年群体文化认同,联合策划“七彩的夏日·归巢书香润故里”青春阅行。引导南通中学学子漫步千年濠河畔,在张謇主题展厅,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赤子情怀透过斑驳史料直击心灵;移步濠西书苑,青年们手捧家乡方志与先贤传记,在分享与思辨中完成了一场深度的“精神归巢”。“带一本书回故乡”的倡议,被赋予知识反哺与文化认领的双重深意。青春之声与历史回响在书苑激荡,新时代的少年正以书为舟、乡情为帆,自觉肩负起守护地方文脉、传承智慧之光的历史使命。这场阅行,是深情的乡土寻根,更是青春力量对文明薪火的主动接力。

从深耕少儿阅读沃土、守护纯净心灵,到赋能文化创新、激活本土IP,再到引领青春归巢、厚植家国情怀,濠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书香为媒,构建起覆盖全龄段、融合多元素的社区阅读生态圈。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播站,更是文明的孵化器、精神的守护者,生动诠释了全民阅读在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与“护苗”成长中的多重价值,为“书香南通”建设贡献了坚实而温暖的濠西力量。(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