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0日南通讯 七月盛夏,爱意涌动。近日,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爱国村、五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团支部联合南通理工学院师生组织辖区在职党员、老干部在古港花都护理院开展“盛夏送清凉 银龄沐暖阳”主题活动。以“制汤、手作、慰问”三大暖心行动,为老人们送去清凉与关怀,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熬制解暑汤,清凉爱意入心田。活动首站设在爱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南通理工学院的同学们化身“暖心大厨”,与学校团委老师一同熬制绿豆汤。大家分工协作,仔细挑选颗粒饱满的绿豆,反复淘洗去除杂质,将精心准备的食材缓缓倒入锅中。“火候要适中,多搅拌才能熬出沙。”理工学院陈净如同学边说边守在灶台前,不时查看熬煮情况。在耐心等待与精心烹煮下,一锅香气四溢、色泽诱人的绿豆汤新鲜出炉。同学们将绿豆汤小心翼翼地分装打包,带着这份饱含心意的“夏日清凉”,到古港花都护理院看望老人。

共制养生锤,温情手作传健康。在古港花都护理院活动室里,艾草的清香与欢声笑语交织,同学们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手把手教老人们制作养生锤。“爷爷奶奶,先把艾草铺平,再用棉布紧紧包裹,最后用丝线缠绕固定。”学生们一边细致讲解,一边耐心示范,老人们眯着眼睛认真跟随操作,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捋平艾草,再小心翼翼地用棉布包裹。陈桂英奶奶笑着说:“这艾草锤既实用又有趣,孩子们陪我做手工,比喝绿豆汤还解渴呢!”

陪伴送关怀,点滴温情暖人心。活动最后,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来到卧床老人的身边开展陪伴关怀。他们轻轻握住老人的手,将承载着健康寓意的艾草养生锤递到老人手中,并详细讲解“驱蚊安神、捶背养生”的功效。同学们坐在床边,俯身倾听老人讲述过往故事,用专注的神情回应每一份倾诉。护理专业的王诗涵同学发现王志兰奶奶床头堆放着换洗衣物,便主动整理起来:“奶奶,我帮您把T恤叠成小方块,这样找起来方便。”她将衣物领口袖口仔细捋平,叠好后整齐摆放在床头柜。王志兰奶奶感动地说:“孩子们,谢谢你们来看我,这让我心里热乎乎的。”点滴关怀化作温暖的力量,为病房增添了温馨。
此次活动以“暖阳相伴”为主题,为古港花都护理院的老人们带来了物质关怀与精神慰藉。下一步,天生港镇街道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搭建更多“青春赋能+民生服务”平台,让尊老敬老的美德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光彩,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持久动能。(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