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缤纷夏日,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各社区积极行动,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打造了充实且有趣的暑期生活。这些活动涵盖环保、文化、科技、安全等多个领域,让青少年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厂北社区:环保主题活动,共绘绿色梦想
7月9日,厂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多部门开展“双语绘绿梦 童声护地球”环保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南通大学“语绿青穹”实践小分队志愿者,借助图片和双语词汇,为五老和社区青少年深入浅出地讲解垃圾分类、节水护植等知识。互动环节中,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大家积极参与。趣味知识问答和游戏环节更是深受欢迎,“垃圾分类大闯关”中笑声掌声不断。

手抄报创作环节成了孩子们展示创意的舞台,朱沐宸指着自己的画作,解释地球的绿色和蓝色代表着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孩子们有的描绘自然风光,有的展现人与环境和谐画面,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童趣,也传递着环保理念。
此次活动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珍惜爱护家园的意识。

厂南社区:“纸鸢现古意 双语绘新空”活动
7月8日下午,厂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与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通板鹞文化传播小分队,联合开展“纸鸢现古意,双语绘新空”活动。
活动以“传统工艺保护与绿色生活方式并行”为主题,吸引了20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通过播放纪录片、PPT讲解,向孩子们展现南通板鹞风筝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并融入双语教学,教授相关英文词汇。趣味问答环节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抢答。实践环节中,孩子们使用环保可降解材料,在志愿者指导下绘制风筝。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有的还原传统纹样,有的发挥创意画卡通形象。家长纷纷称赞活动让孩子学到知识的同时还交到了朋友。
这一活动是校社联动传承非遗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青少年暑期生活,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鲍家桥社区:七彩夏日科普行,人工智能进社区
7月7日,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携手文峰街道鲍家桥社区多部门举办“七彩夏日科普行 人工智能进社区”活动。
活动现场,南通大学志愿者通过生动案例,为青少年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解析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志愿者操控机器狗完成前肢倒立、拜年作揖、颜色识别指令等高难度动作,赢得孩子们阵阵掌声。留学生志愿者与青少年热情互动,青少年还与机器狗同场竞技,感受“科技赋能运动”的魅力。该活动作为南通大学“童心赋智能,科创向未来”暑期系列活动之一,以趣味形式普及AI运动机器人知识。鲍家桥社区关工委相关人员表示,后续将联动多方资源,助力青少年感受科技力量,追逐科技梦想。

新城社区:巧手剪出“安全锦囊”
7月5日,新城社区关工委携手和煦网格开展“银龄童心聚网格 安全防灾学剪纸”活动,巧妙地将传统艺术与安全知识结合。
活动伊始,剪纸艺人蒋春昇老师以剪纸故事引入,自然过渡到暑期安全防护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消防隐患排查、溺水风险预防等内容,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随后,大家拿起剪刀和红纸,在老师指导下创作寓意平安的窗花。在趣味创作过程中,安全守护意识悄然融入孩子们心中。
此次活动以剪纸为桥梁,将古老镂空艺术与现代防灾智慧融合,不仅传承了非遗,还织密了社区安全防护网。

五一社区:“双语环保小课堂”开课
近日,五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多方开展“归巢领读”双语环保小课堂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带来特色阅读课程。
活动中,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者变身“双语领读者”,围绕“环保”主题,用中英双语讲解垃圾分类、节约水资源等知识。通过生动绘本故事和形象词汇卡片,将“recycle(回收)”等单词融入日常环保场景,孩子们在跟读与问答中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同时明白了诸多环保道理。活动还设置手抄报实践环节,志愿者准备好工具和素材,引导孩子们把所学转化为笔下图案,分类垃圾桶、美丽自然景观等在孩子们画笔下呈现,配以英语标语,尽显创意。此次活动发挥了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专业优势,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责任。
接下来,文峰街道各社区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为青少年带来更多丰富多彩且富有意义的活动,助力他们全面成长。(石云、沈琦、樊苗苗、陆芳、陈德军、季晓莹、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