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4日南通讯 昔日拆迁后的秦灶路口闲置地块,如今迎来新生机。破损的硬质路面被平整覆盖,崭新的路牙勾勒出清晰边界,一片片翠绿的草皮正在铺设,焕发出盎然生机。这一转变,源自一场充满烟火气的、直接在问题现场进行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
这块处于城市“夹缝”中的闲置地,长期困扰着周边居民:路面破损严重,被私自开垦成杂乱菜地,车辆随意停放,垃圾堆积,成为社区环境与安全的“痛点”。面对群众的呼声,社区迅速行动,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将协商议事现场直接搬到了这块问题地块上。居民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城管工作人员齐聚这片“烦心地”,在坑洼的路边、杂乱的菜地旁,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为地块治理把脉开方。

问题在阳光下聚焦,共识在现场碰撞凝聚。协商伊始,各方代表便深入地块实地查看,问题直接暴露在眼前。“看这路面坑洼,老人孩子多容易摔跤啊!”居民代表姜阿姨指着脚下说道:“私种蔬菜施肥气味大,夏天蚊虫也多,确实难受。”另一位居民补充道:“乱停的车把路都堵了,进出都不方便。”政协委员葛晓芳一边观察一边指出:“这块闲置空间是宝贵资源,咱们不能光想着清除乱象,更要现场琢磨怎么长远惠民,让它真正变废为宝。”

围绕“如何根治顽疾并提升品质”,大家就地展开了热烈讨论。 彻底清除乱种植、平整破损路面是当务之急,这点很快达成共识。但如何提升品质、防止问题反弹?有人提议大面积硬化,但立即有居民担忧:“全硬化看着太单调,下雨天还容易积水。”也有人提到种植低矮绿植,但具体选什么品种、如何维护又引发讨论。就在这块亟待改变的土地上,经过几轮务实探讨,一个兼顾治理、实用与美观的方案逐渐清晰并获得一致认同:对破损区域进行全面平整修复,环绕地块边界设置统一的路牙,明确空间范围,有效防止车辆乱停乱放;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铺设易于维护的草皮,快速形成整洁、养眼的绿色空间,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杜绝复垦种菜。这一方案既有效解决了乱停乱种和安全隐患,又迅速提升了环境品质,现场的代表们纷纷点头,响起一片赞同声。

“这次协商真解决问题,就在咱们‘家门口’把事儿定了!”居民李大爷看着开始施工的地块感慨,“以前提意见不知找谁,现在大家围着问题现场商量,办法就有了,我们心里也亮堂了。”政协委员葛晓芳评价道:“‘有事好商量’把平台直接搬到现场,让各方诉求看得见、摸得着,充分表达,更容易找到治理的‘最优解’,这是基层善治非常生动的实践。”

随着路牙围合、草皮铺展,这片曾经的“边角料”,正变化为居民窗外的共享绿意。当协商的种子直接根植于问题的土壤,百姓的烦心事在“好商量”的对话中化为共治的养分,社区治理便能催生最蓬勃的和谐之绿。(李峰 王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