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3日南通讯 近日,“从前慢——通州区‘图说非遗’影像特展”在南通市通州区文博中心一楼美术馆正式开展。110幅摄影作品生动展陈江海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通州,“江山控制于吴越,风俗邻乎邹鲁”,吴、楚文化在这里相遇、激荡、融合、共生,形成特色鲜明的江海文化。展览前言写道,“所谓非遗,不是博物馆玻璃后的标本,而是代代相传的人文血脉与基因密码。”本次展览以“从前慢”为主题,分为四个单元:“薪火相传”重点聚焦通州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童子戏、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以及省级非遗石港窨糕、通州民歌、荷花盘子舞等精彩瞬间,展示近年来通州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取得的累累硕果;“时光匠人”致敬老手艺、老行当,传递“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讲述了从事弹棉花、竹编、棕编、烙铁画、扎兔儿灯等近30位老手艺人的精彩人生故事;“时节如流”记录了蒸馒头、灌香肠、舞龙灯、木版年画制作等特定场景,让人回味传统年味的悠长意蕴;“市井烟火”定格民间赶庙会的热闹场景,重现农业社会慢时光的生活场景。

这次展出的摄影作品最早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横跨40余年。一张张影像汇聚了非遗技艺之美、匠人之魂与生活之韵,带领观众走进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对话”,生动呈现了通州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鲜活生命力,唤起通州市民有关本土文化的共同记忆。这个夏天,不妨慢下脚步,走进“从前慢”的非遗影像世界,在光影交错中感受通州文化的温度与厚度。

据了解,举办非遗专题摄影展在南通尚属首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印浩 姜玉佳 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