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一起赶“夜”集,解锁城市新“夜”态
2025-06-30 14:5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6月28日晚,南通市崇川区“益起‘趣’赶集!”文明夜集市在文峰城市广场盛大开幕。这场由区文明办主办,狼山镇、文峰、秦灶、幸福街道承办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圈两带”文明集市活动,依托“欢乐五水汇”活动“人气”,以20个特色摊位为核心,创新融合非遗体验、便民服务、房产推介、助农展销等多元场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城市“夜经济”,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民生温度的城市夜生活新“样板”。

助企兴农微场景,双向赋能促循环

活动中,“福地崇川 宜居宜业”摊位成为连接民生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崇川区爱心房产“超市”工作人员手持楼市新政图解手册,详解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购房补贴延续等政策,现场展板上在售楼盘的区位、户型及学区配套信息一目了然。为“上班族”提供“夜市选房”便捷服务,仅2个小时就有近百个家庭前来咨询,达成20余个初步意向。“平时没时间跑售楼处,在这里能一次性了解更多楼盘信息,还能当场问政策,太方便了。”刚需购房者李女士现场登记3个意向楼盘。与此同时,“福地崇川”系列摊位前“助农葡香”“幸福味道”“江海酥香”亮点纷呈:“第一书记”与“00后新农人”共同展销本土葡萄,讲述田野创业故事;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玉米粗粮吃法”“青椒营养烹饪”等健康食谱;南通老字号“麦蒂酥”设免费品鉴区,麻糕、酥饼等非遗美食带动地方特产销售。据统计,当晚消费类摊位累计接待超千人次,农产品与非遗手作销售额近3万元,初步形成“房产引流+农产品促销”的经济微循环。

志愿服务齐上阵,服务民生暖民心

夜市现场,“志愿星光”板块构建起全维度便民服务网络。“便民义诊”“银发义剪”“普法小铺”“旧物新生”等摊位前人头攒动,由专业医师、理发师、公安民警、读书爱好者等组成的志愿者们既用专业技能织密民生服务网络,又以温情互动让文明实践可感可触。“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服务,让我们逛夜市时既能解决实际需求,又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拎着旧书兑换的草编书签,市民曹女士说道。当志愿者们以“零距离”服务姿态融入夜生活场景,新时代文明实践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可触摸的民生温度,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双向奔赴中,让文明之风真正浸润市井烟火。

文化浸润细无声,非遗传承焕新生

“这种互动形式让孩子主动学历史,比单纯看书更有意义。”市民王先生带着孩子完成答题后表示。在“星火长耀文明共树”摊位前,志愿者们以“学习强国”盲盒答题的形式,通过亲子家庭抽题组队挑战,在一问一答之间中有效拓展理论学习途径。同时,“文明生活”板块的移风易俗问答转盘与垃圾分类“套圈游戏”等,则以趣味互动传递现代文明理念。在“非遗夜韵”体验区,草编艺人将运河芦苇编织成鱼虾摆件,蓝印花布匠人指导游客用预刻模板拓印“梅兰竹菊”纹样,糖画师傅以铜勺为笔在石板上“绘制”狼山瑞兽,通作家具传承人拆解榫卯结构演示“无钉造物”的匠作智慧。每个摊位均设置“现制现售+互动体验”环节,市民可亲手拓印蓝印花布手帕、制作糖画生肖等,让诸多非遗技艺等成为江海文化“活态课堂”。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接下来,崇川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一圈两带”建设,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亮星夜”品牌建设。通过整合更多民生资源,通过常态化开设“夜间便民服务专场”、探索“非遗手作+线上直播”等创新模式,不断丰富“夜经济+文明实践”内涵,让崇川的夜晚不仅有烟火气,更有触手可及的文明温度与持续生长的发展动能。(徐恬婧 缪通)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