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近日,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新闸村结合夏至节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面皮裹鲜承古意,邻里共聚话夏长”主题活动,辖区内微网格员、老干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村民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品读夏至渊源,共赏民俗雅趣。活动中,老干部、退休老师戴连风,以一场夏至文化主题阅读分享会,带领大家深入探寻这一传统节气的人文内涵,她结合《礼记》《荆楚岁时记》等古籍记载,向村民们介绍了夏至历史渊源。在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参与,有的朗诵刘禹锡《竹枝词》等与夏至相关的诗词,有的分享家乡夏至吃凉面、饮绿豆汤的消暑习俗。戴连风还带领大家用老式杆秤体验“夏至秤人”的民俗,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巧手包捏馄饨,温情传递邻里。“老辈人认为吃过夏至馄饨之后,能健康长寿,身强力壮。”在包馄饨环节,年逾古稀的村民代表李桂英边说边示范着包起馄饨,其他几位鬓角微白却精神矍铄的“面点能手”也系上围裙,加入了包馄饨的行列,挑馅、包馅、折馄饨皮儿。不一会儿,一只只馄饨便呈现在桌上。烧水、下锅,香气扑鼻的馄饨带着热气出锅了,大家围坐在一桌,共同享受着热气腾腾的馄饨,在相互配合中,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

警惕网络陷阱,筑牢安全防线。“大家要特别注意,那些以免费Wi-Fi、扫码领红包为诱饵的网络活动,很可能暗藏风险。”在网络安全宣传讲座现场,网格员刘姣延结合近期高发的网络诈骗案例,向大家详细剖析了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网络传销等多种网络安全威胁。“现在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不法分子甚至能利用AI技术伪造官方通知、仿冒正规网站来行骗。”刘姣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提醒在座的中老年人务必做到“三不”: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泄露账号密码、不轻信网络谣言。“这样的宣传太及时了,以后上网可得多个心眼!”讲座结束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赵海燕说。(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