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邢柏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开展“一路同‘邢’·‘柏’事无忧”基层治理提升行动,聚焦基础设施提档、服务效能升级、治理模式创新,在强村富民、打造和美乡村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功,让党的工作更有温度、村民幸福更有质感。

筑牢发展基石 基础设施焕新颜
邢柏村党委实施“筑基工程”,以路网提档、光网增亮、水网焕新“三网”建设为抓手,梳理形成年度基础设施优化项目,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聚焦“畅行无忧”,拓宽主干道400余米,升级改造硬质道路3800米,加速推进中心路拓宽及“白改黑”工程,显著提升路网通达性。点亮“夜间归路”,科学布点新增太阳能路灯170盏,照亮村民回家路,增强夜间出行安全感。围绕“碧水清流”,疏浚3条河道,有效改善水环境,建设生态型幸福样板河道。同时,借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精塑村庄风貌,为乡村发展夯实“硬支撑”、铺设“快车道”。

汇聚治理力量 多元共治增效能
邢柏村党委巧引“银发智源”、广聚“志愿力量”、厚植“民约共识”,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新格局。邀请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离休老书记组建“老书记工作室”,推行“老书记坐班+下沉干部联动”机制,在政策宣传、项目监督、干部培育等方面发挥积极带动作用。整合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干部、能人、村民等多元力量,组建9支志愿服务队,当好“民情直通车”“安全瞭望哨”“环境监督眼”“零距离”送达政策宣讲20余次。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合力化解矛盾30余起,“一事一议”攻坚重点事项7起,推动干部治理能力和基层治理成效同步提升。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制定邢柏“村规民约20条”,通过网格群“云推广”、入户“面对面”解读,前瞻性化解矛盾15项,营造和谐友善的乡村风尚。

提高惠民温度 服务供给暖人心
邢柏村党委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定制暖心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每两周开设校外辅导站,举办“‘粽’香书韵”艾暖端午、“阅读点亮人生”读书分享会等惠民活动15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聚焦困难群体帮扶,与海门区供销社合作,引入耕地机等多种农机设备,组织党员、村干部下沉田间地头,为五保户等提供播种、除草等机械化服务,保障日常耕作,助力农业生产。优化医疗服务供给,与南通附院共建“心电一张网”,让优质医疗资源“云端”进村,有效缓解村民“看病难”问题。强化普惠性民生托底,设立“邢柏教育医疗关爱基金”,持续拓宽募资渠道,精准帮扶困难群体与优秀学生,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