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3日南通讯 为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近日,和平桥街道工会围绕“以法护‘新’·共创和谐”主题,创新形式、精准发力,通过“普法讲座+多场景走访+精准服务”组合模式,开展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系列活动,让法律知识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商圈职工的“暖心盾+行动指南”。

专题培训构建法治“防护网”
近日,首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实务”讲座在南大街商圈开展。活动特邀劳动法专家进行专场普法,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商圈职工等群体关切,围绕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障、职业安全等高频问题,通过案例剖析、互动答疑等形式,深入浅出解读权益保护要点。“工资被拖欠怎么办?”“工伤认定需要哪些材料?”现场职工们积极提问,专家逐一回应,帮助大家明晰维权路径、增强法治观念。

场景化服务延伸法治“触角”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流动性强、时间碎片化等特点,街道工会组建流动法治服务队,通过走进商圈、企业、楼宇、快递站点开展“嵌入式”普法。在商圈,工作人员向店铺职工和从业者发放《商圈职工权益保护指南》,讲解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纳、劳动关系认定等政策;在企业和楼宇,通过座谈会、资料发放等形式,向企业负责人普及合法用工规范,为企业职工解答职业发展中的法律困惑;在快递站点,结合行业特性,重点讲解交通事故处理、薪资纠纷解决等实用知识,并送上印有维权热线的“暖心小贴士”,实现服务对象“零距离”接触、法律知识“沉浸式”传递。


精准化对接凝聚共识筑根基
宣传服务月活动以“精准滴灌”式普法,有效提升了劳动者依法维权能力,也推动企业强化合规用工意识。“以前遇到问题不敢问、不会问,现在知道有工会和法律撑腰,心里更踏实了!”快递小哥刘伟的感慨,折射出活动的实效。

下一步,和平桥街道工会将持续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法律咨询通道、开展“法律体检”进企业等举措,构建“宣传、服务、维权”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为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注入法治动能。(范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