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区:“百博”潮涌汇江海
2025-05-22 17:45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5月22日南通讯 “没想到通过这次活动,能在通州找到这么多名校友同仁!”近日,南通市通州区举办博士联谊会专题沙龙活动,同济大学博士、焕新汽车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通市“江海英才”王琦玮有感而发。

近年来,通州区持续加大博士人才引育力度,创新出台“百博汇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6年底,引育博士超百名。2024年,通州新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15人,博士总量现已突破70人。

政策“加码” 打造引才强磁场

“本月,公司收到了人才初创企业贷款贴息25.8万元,让我们更有底气扎根通州。”沙龙活动上,日本山形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南通复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双创人才”杨斌欣喜分享。

近年来,通州聚焦“投资于人”,围绕人才所需、所急、所盼,持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现已形成以人才新政3.0为主体,人才引进项目资助、综合补贴、贷款贴息等为补充的“1+16”人才政策体系,更为博士人才“量身定制”了薪酬补贴、科研资助、研修深造培养补贴、博士后工作站设站补助等专项激励措施,2024年兑现各类津补贴超5000万元。

在通州,人才与政策的双向奔赴持续上演。北京科技大学博士、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助理郝国建在通州挂职科技镇长团期间,“以才引才”促成3家校友企业落地;2021年3家企业“抱团”股改成立江苏海泰光电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磁控溅射靶材和功能性涂层研发及生产;倾心于通州的人才发展环境,其本人更于2023年全职加盟。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已进入上市轨道。

平台“提档” 构筑育才新高地

近年来,通州区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金属铸轧材料、智能装备等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着力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靶向招引高精尖缺人才,努力形成“博士人才、聚高端团队、育优质企业、促新兴产业”的链式效应。

平台优,才可“引凤来”。通州围绕博士后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搭建“潜力企业进储备、储备企业创基地、省级基地升国家站”梯队式培育体系,持续做大高端人才“蓄水池”。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4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4家,博士后工作载体数量、运转质效位居全市前列。

其中,拓邦环保、势通生物于去年成功创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这两家企业都是从通州起步发展起来的博士人才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牵引,目前,我们已经集聚了9名全职博士人才,相信博士后创新平台的设立,能为我们企业开拓百亿级光伏电池生产废水处理市场提供更大助力。”中国科学院博士、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省“双创人才”赵慧宇说。

服务“升温” 涵养留才生态圈

在南通州博士联谊会的牵线下,剑桥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江苏磁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省“双创人才”黄振与通州本土企业、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南通通达矽钢冲压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硅钢片测试合作,产业链上下游更加深度“绑定”。

南通州博士联谊会于去年成立,为博士人才沟通对接、协同合作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成为人才生态建设的“活力纽带”。今年,通州还将进一步放大联谊会平台效应,定期组织政策解读、“人才+金融”对接、企业互访等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延展服务维度,持续营造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从项目申报到职称评定,从人才安居到子女入学,通州致力于以全方位护航,让人才生活无忧、发展无限。了解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省“双创人才”吕苏业绩突出,符合高级工程师破格条件,区级部门主动靠前,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破格名额,去年吕苏博士跳过中级职称,直接获评高级工程师,评审时间缩短了整整5年。

“作为博士人才的‘娘家人’,组织部门将竭尽所能为大家创造更加广阔的个人成长空间、更有奔头的事业发展前景,让每一位博士人才在通州事业有平台、奋斗有回报、生活有滋味。”通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施骁毅表示。

标签:
责编:袁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