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1日南通讯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近期,北新镇民丰村精心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活动。
专题讲座,筑牢思想防线
活动伊始,民丰村驻村律师黄健华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扫黄打非”专题知识讲座。黄健华结合农村地区发生的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街边小摊上的盗版书籍,到网络中传播的不良信息,黄健华都一一剖析,同时深入解读了相关法律法规。村民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认同,法律意识和辨别、抵制非法出版物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扫黄打非”的理念也如同种子般在大家心中悄然生根。

知识竞赛,深化知识理解
讲座结束后,激动人心的“扫黄打非”知识竞赛拉开帷幕。竞赛题目紧密围绕讲座内容,涵盖了非法出版物的识别、相关法律条款等知识点。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紧张而又活跃。通过这场竞赛,村民们对“扫黄打非”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也激发了大家主动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积极性。

科普课堂,提升辨别能力
随后,志愿者们带领村民走进农家书屋,开展科普小课堂活动。志愿者们拿出精心准备的正版书籍和盗版书籍实物,从书本的封面设计、封底内容、出版信息、版次印次、出版年月、版权期、书号定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对比讲解。村民们围聚在一起,认真观察、仔细聆听,不时提出疑问,志愿者们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在这样直观的学习过程中,村民们掌握了鉴别正版书和盗版书的方法,也更加坚定了远离“黄”“非”的决心。

广泛宣传,扩大活动影响
志愿者们手持宣传资料,深入农户进行广泛宣传。他们一边向村民发放宣传折页、绿书签等资料,一边用质朴的语言讲解什么是“扫黄打非”,如何鉴定非法出版物以及如何为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阅读环境。村民们纷纷驻足聆听,有的还主动向志愿者询问相关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扫黄打非”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此次“扫黄打非”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提高了村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北新镇民丰村将持续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不断净化乡村文化环境,守护好村民的精神家园。(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