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9日南通讯 近年来,崇川经济开发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老干部优势资源,通过构建“银龄阵地”、激活“银龄资源”、争当“银龄先锋”三大路径,推动老干部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形成“老有所为、治理有效”的生动局面。

建“银龄”阵地,优化基层治理服务。崇川经济开发区以“银发生辉·霞熠崇开”为主品牌,构建“1+21+N”老干部服务体系,形成资源联动矩阵。通过整合机关、社区、院校等多方资源,成立“老蔡联民工作室”“曹爷爷爱心书屋”等特色子品牌工作室13个,覆盖矛盾调解、家风培育、文化传承等领域。明星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银龄先锋汇”阵地,设置“红色党建书屋”“荣誉退休讲台”等功能区,累计服务时长超1100小时,成为老干部参与治理的核心枢纽。推行“双报到”机制,将150余名老干部纳入网格党组织体系,打造“常青之家”“银龄汇”等12处活动阵地,成立“爱心来敲门”“银松柏护绿队”等12支志愿服务队,覆盖近300名老党员。通过“银龄话事厅”“红色议事厅”等平台收集社情民意106条,推动增设便民晾衣竿、潮汐停车位等民生项目40余项,实现居民“微心愿”25件。

用“银龄”资源,激活基层治理效能。崇川经济开发区深挖老干部“经验富矿”,建立“银发人才库”,吸纳60余名专家型老干部,涵盖党建、法律、医疗等领域。成立“常青”功能型党支部,以老干部为核心,带动300余名新业态群体、红管家等参与治理,形成“老带新”协同机制。“金牌红爷”工作室聚焦婚恋交友、家风传承等12项治理议题,开展活动40余场,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转向“多元共治”。打造“红色文化矩阵”,孵化“红杜鹃艺术团”“时代芳华健身队”等文艺团队,累计惠民演出超百场。新胜社区“银发书屋”“金秋凉亭”等阵地提供文娱、康养等一站式服务,惠及2000余名居民。开展“银青结对”工程,通过“老书记工作室”“关工带帮扶团”等平台,培育青年干部50余名,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争“银龄”先锋,增添基层治理动能。崇川经济开发区搭建平台,让老干部成为政策宣讲、矛盾调解、文明倡导的“先锋队”。组建“银龄志愿宣讲队”10余支,以“乡音土话”开展理论宣讲20余场,覆盖500余人次。92岁老党员吴象元、全国劳模解建达等“银发讲师”深入学校、企业,讲述红色故事,传承家风文化。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同样活跃着银龄身影。崇川开发区创新“银龄红管家”模式,100余名老干部加入微网格员队伍,依托“红网一件事”,征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动态更新的民生需求清单,实施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派单”、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接单”的运作模式。今年以来,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每日敲门”等定制服务22人次;协调解决了环境整治、反诈宣传、电动车充电桩等难题13件,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羌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