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桥街道:三维护苗构筑文化安全网 老小区焕发书香新活力
2025-04-28 17:3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4月28日南通讯 连日来,在崇川区百花苑社区,一张《青少年防沉迷手册》随网格员吴阿姨的巡查车辗转街巷,四本手写台账记录着千余册图书的漂流轨迹,8个“护苗知识转盘”在健身器材旁转动着文化安全密码。这个老小区通过“空间焕新+非遗赋能+全民共治”三维路径,创新打造文化安全生态圈,织就了一张覆盖未成年人成长全场景的防护网络。

书香浸润:老旧空间变身文化磁场

走进百花苑社区小广场,原本斑驳的公告栏已蜕变为护苗留言板,120余张手绘图书推荐卡组成知识彩虹。居民陈女士翻开《草房子》内页,展示着与儿子共同制作的银杏叶书签:“这片叶脉书签是去年立秋活动时压的,孩子现在看到盗版书都会主动告诉我。”社区将小游园打造成“护苗读书驿站”,设置流动书箱、亲子阅读角和文化安全宣传墙。每周三傍晚,护苗队成员张阿姨都会戴着老花镜登记借阅:“这本《西游记》画册缺了 3 页,得赶紧补上。”她用挂历纸包书皮的旧书,四本台账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图书破损情况。

非遗赋能:传统文化解码安全知识

“小竹板,哒哒响,护苗知识听我讲。”在新华侨幼儿园,孩子们的快板声惊起檐下麻雀。退休教师王老师将“扫黄打非”知识编成童谣,军嫂艺术团用方言传唱,这种“非遗+护苗”模式已开展十余场巡演。端午主题阅读会上,粽叶清香与书香交织。家长们用毛笔抄写护苗三字经,孩子们用艾草汁绘制手抄报。五年级学生李梓阳举着破损绘本《后羿射日》说:“这里少了三支箭,可能影响故事完整性。”志愿者现场登记,墙上的“苗成长树护”已贴满三十多条盗版书线索。

全民共治:立体网络守护文化晴空

每月15日的护苗巡查日,由多名家长、教师、网格员组成的红袖章队伍格外醒目。退休教师王老师在文具店发现《唐诗三百首》拼音标注错误:“这个 ‘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拼音写成‘cuang’,会误导孩子。”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排查出十多本问题读物。社区创新打造“立体防护网”:天台上的护苗地贴引导孩子们蹦跳学习,晾衣绳间飘动的标语传播版权知识,理发店镜面上的剪纸宣传“绿色阅读”。文化安全红黑榜实时更新巡查结果,社区居民群版权知识融入日常宣传。

“如今的百花苑社区,处处可见文化守护的生动实践。我们通过这些烟火气的文化符号,让护苗行动融入居民生活点滴。”社区党委书记徐佩佩介绍,下一步计划启动“书香楼道”建设,力争完成所有公共空间的文化安全升级。(殷鸣)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