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慈善赋能解锁天生善治密码
2025-04-28 17:1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4月28日南通讯 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立足辖区拆迁安置、老旧小区集中实际,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慈善资源为纽带,创新构建“党建+慈善+治理”模式,通过组织联动、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有效破解小区治理难题,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之路。

党建引领搭平台,慈善聚力汇资源

天生港镇街道以党组织为主导,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切入点,以老干部、老党员、在职党员、社区能人等骨干力量为先锋,撬动辖区各类社会力量主动投入,带动“五社”要素积极参与,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的内生活力。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链接三大电厂、狼山钢绳、长航公安、农商银行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资源90余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建立“党建联动、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共链、信息共享、发展共谋”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建立“1+12+N”慈善基金体系,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慈善网络,目前已吸纳社会捐款和各类定向捐款140余万元。以胡汉生、吴锦泉“慈善双雄”道德模范馆为载体,系统展示“党建+慈善”融合实践成果,年接待参观者超千人次,传递崇善向善行善“正能量”。

邻里关爱暖民心,慈善帮扶解民忧

天生港镇街道创新打造“善源课堂”“善风讲堂”“善行实践”三大平台,将道德模范事迹融入治理实践,探索“慈善+社工+志愿”协同发展路径,培育“福暖益行”“‘益’路有我”等社会组织83个,建立起覆盖12个村(社区)的志愿服务网络,组建“善爱龙潭”等48支志愿服务队伍。磨刀老人吴锦泉倡导成立的“锦泉一元爱心社”13年筹集善款25万余元,帮扶近千人次。以吴锦泉名义成立的南通市“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14年来收到各界捐款930.38万余元,开展金秋助学、扶贫帮困、爱心助老等志愿服务系列活动700余场,惠及群众2.8万余人次。以修车老人胡汉生名义成立的龙潭爱心互助协会12年来筹集善款300余万元,帮扶重病、特困、失学儿童等困难群体3000多人次。新闸村连续举办七届企业家慈善捐赠仪式,参与捐赠企业超150家,累计捐赠慈善款60余万元,慰问困难群众2000余人次。“狼山钢绳扶困基金”累计捐赠500余万元,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群众及学生600余名。

多元主体聚合力,慈善项目显成效

天生港镇街道以“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为抓手,实行“社区引入慈善资源—社会工作者发现需求—社会组织筹划项目—社区志愿者协作参与”工作模式,实施残障老年人居家照护、小区微花园打造、纯老社区邻里氛围营造等公益项目,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善治格局。龙潭村依托“善治龙潭”智慧治理数字化平台,实现慈善资源与治理需求智能匹配,累计发布便民座椅安装、居民医疗补助微实事项目25个,撬动社会资金超300万元。龙湖佳苑社区实施“微关爱·圆梦计划”项目,引导港邻荟商圈商户、物业管理公司认领孤寡老人助浴、残疾人康复器材购置等“微心愿”85个,累计筹集资金20余万元用于困难群体帮扶、公共设施维护,推动商户为就业困难居民提供就业岗位46个。辖区新帝克单丝、力驰数控、海润智科等爱心企业出资2万元实施龙潭福里小区公共车库改造项目。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主动认领果园新村老小区消防改造项目,实现了“企业向善”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天生港镇街道持续激活“慈善因子”,以党建为引领、慈善为载体、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大公益朋友圈,创新公益慈善帮扶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善治动能。(刘畅 陈淑凌)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