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8日南通讯 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海门街道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学校启蒙、商圈普法、社区深耕、云端联动”等多元场景,构建“全龄覆盖、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版权保护宣传格局。

校园浸润,童声唱响“启蒙曲”
光华社区联合机关幼儿园光华分园开展“奇思妙想有归属 小小产权大守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以趣味互动形式为孩子们开启版权保护启蒙课。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动画短片、手绘漫画讲解“什么是版权”“盗版的危害”,并设置“版权知识小问答”“正版图书辨别”等环节,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尊重原创、拒绝盗版”意识。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轻松氛围中种下版权保护的种子。

商圈普法,答疑解惑“零距离”
解放中路社区联合新华书店开展“知识产权‘邻’距离”版权宣传活动。在师山广场宣传现场,工作人员搭设咨询台、张贴海报,向过往群众普及版权保护重要性。针对“如何辨别盗版出版物”“网络转载图片是否侵权”等高频问题,现场提供专业解答。“我在朋友圈转发别人的文章算侵权吗?”“买到盗版书该怎么维权?”针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普法志愿者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解答,并现场演示“12318”举报热线使用方法,让“版权保护就在身边”的理念深入人心。

社区智享,法律护航“正版风”
狮山路社区特邀江苏翔律律师事务所律师施玉华开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专题讲座,围绕“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数据算法保护”等前沿话题,解析“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受版权保护”“算法侵权责任认定”等热点问题。与此同时,社区网格员与社区辅警组成的“版权宣传小分队”深入小区商户、居民家中,发放宣传单页,详细讲解盗版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倡导居民从“选购正版图书”“使用正版软件”等小事做起,共同守护知识创新“源头活水”。

在解放西路社区,版权宣传以“双讲”模式掀起热潮,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主任张超结合典型案例,从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维度围绕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进行宣讲,并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社区党委副书记周婧深入阐释“绿书签行动”的意义,呼吁青年朋友自觉远离盗版读物,同时号召辖区老党员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共同守护版权净土。活动现场还宣读了《绿书签行动倡议书》,老党员陈汉新说:“我们老一辈更要带头抵制盗版,为孩子们树好榜样!”

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双驱动”
海南社区开展“网格传‘权’知识,小院汇‘护’力量”版权周宣传活动,线上依托社区网格群推送版权保护知识、举报渠道及典型案例,引导居民“指尖学知识、线上护版权”;线下开设“版权保护小院课堂”,工作人员与居民围坐庭院,以“唠家常”形式交流,鼓励居民担任“版权保护宣传员”,带动身边人参与监督,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反映侵权行为,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版权保护格局。
此次版权宣传周活动以“精准化场景、沉浸式体验、互动化传播”为特色,实现了版权保护知识多维度、全覆盖传播,累计惠及群众超5000人,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版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下一步,海门街道将持续深化版权保护常态化宣传,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理念成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