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5日南通讯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一场以“文明互鉴·筑梦崇川”为主题的沉浸式阅读活动在崇川区拉开帷幕。崇川经济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通师二附小学,组织孩子们进入“时空穿越舱”,这场由南通市文旅局指导、崇川区图书馆主办的校地联动活动通过AI技术赋能、非遗浸润,为全民阅读注入创新动能。
AI穿越对话古今 经典诵读有新意
活动首站设在校园教室,学生们佩戴AI角色卡化身“历史代言人”。只见“李白”挥袖吟诵《静夜思》,“李时珍”摇头晃脑解读《本草纲目》,“李清照”则以现代rap演绎《夏日绝句》。四(2)班学生扮演的“小苏轼”手持自制折扇,结合AI生成的汴京街景动画,生动还原《题西林壁》的创作背景,引得现场掌声连连。这种跨时空对话形式让经典文本焕发新活力,全民阅读推广人顾祝群老师说:“孩子们为准备角色,主动研读典籍注释,这种深度学习远超传统诵读。”

三方签约筑平台 阅读生态再升级
当天下午,崇川区文化艺术中心9楼迎来重要时刻。在南通市图书馆馆长季丰吉见证下,崇川区图书馆与崇川小学、通师二附、南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张洪涛现场展示即将入驻校园的“濠河剪纸”“南通扎染”等非遗课程包:“我们将构建‘图书馆+学校+高校’三维育人空间,让非遗在孩子们手中活起来。”此次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活动进校园等一系列互动体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绘本解码汴京烟火 童心共绘千年长卷
活动特邀绘本作家周子源携《清明上河图十三郎》惊艳亮相。讲座中,孩子们通过AR技术“走进”虹桥码头,与画中货郎对话;在互动工作坊,他们尝试用版画技法复刻“汴京外卖小哥”形象。最动人的是集体创作环节——三十米长卷上,既有传统界画技法呈现的虹桥,也浮现无人机配送的现代图景,恰似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原来古人也用外卖!”学生陆一铭指着画中挑夫笑道。他的观察引发周子源点赞:“这正是我想传递的,传统与现代从不是割裂的。”活动尾声,孩子们将手绘的“古今融合”书签赠予图书馆,这些充满朝气的作品将与古籍修复作品共同陈列在专题展区。

此次活动通过“读经典、传非遗、创未来”三阶设计,让典籍里的文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接下来,崇川经济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将把“春风润心”文明实践活动与“全民阅读”深层融合,让阅读的种子在崇川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让书香浸润孩子的每个成长瞬间。(李秋悦 葛舒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