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3日南通讯 布谷啼播春暮日,童心献策护家园。在谷雨节气与世界地球日交汇之际,川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川姜镇妇联、人武部以节气为引、绿意为墨,开展环境保护等主题实践活动。来自川姜镇的10名少年儿童踏着春泥、循着古韵,探寻非遗密码,书写环保童真誓言。

近年来,川姜镇志愿者走访入户、走进校园,利用农家书屋、乡村小游园等阵地,打造“埭上课堂”“埭上春苗长”等品牌,打通家、校、村少年儿童教育“最后一公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非遗传统与生态保护、乡土文化等结合,用真情陪伴未成年人成长,用关爱守护未成年人健康精神家园。
檐下少儿说岁时 民兵卫士话环保
“春雨惊春清谷天。”在川姜镇三圩埭村农家书屋,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同走进二十四节气的时空长廊,让孩子们在节气农谚接龙中感悟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讲解“谷雨三候”时,志愿者结合狼山脚下的牡丹图、南通美食“冷蒸”来阐述谷雨时节牡丹盛开与小麦抽穗的物候特征。来自三圩埭村民兵连的民兵们则以“地球卫士”的身份,将世界地球日的环保理念与谷雨“润物无声”的农耕智慧巧妙融合,让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意识如春雨般浸润童心。


风车衔春描碧落 稚手实践启新思
“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家长们带着孩子共同执笔,在五彩风车上勾勒出春暖花开、燕子呢喃、柳絮纷飞等谷雨的生态意象,将“雨水生百谷”的传统认知转化为“守护地球蓝”的现代表达。“风车转动时,我画的雨水会浇灌整个地球!”10岁的小苹果兴奋地展示作品。在“环保金点子”讨论环节,孩子们在民兵战士的启发下,提出“用艾草代替蚊香”“收集雨水浇花”等创意,让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环保理念在思维碰撞中迸发新活力。


芳园撷翠探诗意 草木含情寄春笺
在川姜镇三圩埭村小游园内,鸡爪槭的绯红新叶与杜鹃的花红似火交织成画。孩子们化身“自然侦探”,在绿荫间寻觅春的印记。他们在民兵的指导下将采集的鸡爪槭、柳叶石楠等叶片制成植物书签,流苏摇曳间留存春天气息。“这是鸡爪槭,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枫树!”王茜小朋友举着书签与《草木中国》绘本对照辨认。最后,孩子们簇拥在主题画架前,手持自制风车与植物标本合影,五彩风车与满园春色相映成趣,构成非遗与生态保护的生动图景。


此次活动通过“非遗课堂+环保实践工坊+自然探秘体验”三维联动,让少年儿童在节气韵律中读懂中华文明的生态密码,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环境保护的时代使命。当鸡爪槭叶的书签夹进《中国古典诗词》的扉页,川姜镇正孕育着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与生态希望。(胡卫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