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关工委关于《国之脊梁》阅读活动的部署要求,深植科学家精神之根脉,铸就青少年爱国报国之魂,近日,崇川经济开发区埭伍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追寻科学之光 传承脊梁精神”春风润心主题活动。活动创新构建“老中青少”四代共学共育机制,通过红色基因传承、科技薪火传递,激励广大青少年以科技报国之志勇担时代重任。

对话国之脊梁,铸就精神丰碑
活动在《国之脊梁》的书声中拉开帷幕。埭伍桥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周志成精心甄选钱学森、屠呦呦等科学家的奋斗篇章,以“诵读+解读”的互动形式,带领青少年走进“两弹一星”精神的深邃内涵,感受青蒿素研发历程中熔铸的家国担当。小组讨论环节,崇川小学三年级的袁钱浩表示:“科学家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紧紧交织,这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偶像!”

守护文化根脉,聆听坚守故事
在本土文化传承环节,社区志愿者向青少年娓娓讲述90岁高龄的曹云泉爷爷的守护故事。借助珍贵的历史照片与棉种标本,志愿者生动还原了这位“古树守护者”耗时11年踏查78株古树、拯救濒危五色鸡脚棉的艰辛历程。当屏幕上展现出经他抢救复活的百年银杏新旧对比图时,孩子们凝视着泛黄老照片与葱郁新树的鲜明对照,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曹爷爷“生命不息,守护不止”的质朴誓言,如种子般播撒在青少年心中,让文化传承的信念悄然生根。

玩转科学实验,激发探索热情
“原来是因为密度差让牛奶‘开花’,科学就藏在这些神奇的小变化里!”崇川小学三年级的郭瑞鸣开心地说道。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团队带来的《牛奶烟花》实验将活动推向高潮。志愿者端出盛有牛奶的杯子,指导孩子们在牛奶表面滴入红、蓝、黄三色食用色素,当他们将一小勺盐均匀撒向液面时,原本聚成圆点的色素突然如涟漪般向四周晕染,奶白色的基底上瞬间绽开斑斓的“花朵”。孩子目不转睛地观察盐粒打破牛奶表面张力后,色素随液体密度变化而扩散的奇妙过程,亲手用指尖蘸盐重复实验,看着“烟花”在自己的操作下一次次绽放。

本次活动通过“精神引领—文化浸润—实践启迪”的三维教育模式,构建起立体化育人场景。下一步,崇川经济开发区将持续深化校社联动机制,让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注入源头活水。(徐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