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保障生命安全的坚实堡垒,承载着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殷切期盼与深情托付,为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助推“美丽医院”建设,南通市通州区自3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旧貌换新颜”活动。这一活动涵盖环境面貌提升行动、服务效能提质行动、服务体验优化行动三个维度,致力于推动医疗卫生机构环境面貌、服务效能、服务体验的根本性转变,精心打造环境优美、流程科学、服务智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筑牢病媒生物防制屏障,通州区卫生健康委以“改善就医环境、守护群众健康”为核心,统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除四害、焕新貌”行动,聚焦重点区域精准施策,实现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与医疗质量安全双提升,让“旧环境”焕发“新活力”。
自今年3月以来,通州区卫健委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详细制定《全区医疗机构旧貌换新颜活动工作要求》及《全区医疗机构旧貌换颜活动检查表》,将除四害工作作为医疗机构“旧貌换新颜”一项重点工作,明确“环境卫生整治、科学消杀作业、长效机制建设”三大重点任务,并纳入医疗机构年度考核指标,推动责任落实到岗、任务细化到人,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针对医疗机构人员密集、卫生要求高的特点,通州区卫健委对全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从鼠蚊蝇蟑螂等四害防护设施和防治措施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实施“源头治理+科学防控”双轮驱动,指导医疗机构全面清理院区及周边卫生死角,疏通排水沟,规范医疗废弃物暂存点,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从源头切断病媒生物滋生链条;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加装防鼠网、纱窗、门帘等“三防”设施,封堵墙体孔洞缝隙,实现从“旧设施”到“防护墙”的转变。

4月份,通州印发出台《2025年通州区除四害工作计划》《2025年主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正式吹响全区医疗机构除四害工作冲锋号。根据文件要求,医疗机构除四害工作将分阶段进行,计划4月完成药物准备、人员配备及指导培训;5-10月重点开展蚊蝇蟑螂防治,鼠类防治则于4-12月实施3轮集中消杀。采用“环境消杀+物理捕灭+药物投放”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食堂、病房、中药房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消杀,推进靶向治理,确保防治无死角,从而有效促进全区医疗机构环境的改善,提升对公众健康的积极影响。
“除四害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通州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通州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建立“春夏季强化消杀、秋冬季巩固提升”的常态化防制机制,结合爱国卫生月、健康科普进医院等活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病媒生物防制,从“医疗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从“旧环境”到“新颜值”,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张雪梅 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