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9日南通讯 秦灶社区下辖1个拆迁安置小区和2个商品房小区,常住人口6847人,流动人口2459人,总人口近9300人,呈现“人口基数大、居住类型杂、治理难度高”的特点。社区现有工作人员需应对拆迁安置小区与商品房小区融合管理、流动人口服务、基础设施提升等多重挑战。
党建引领筑“初心” 推动共建新发展
秦灶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家门口的幸福驿站”党建品牌,筑牢红色“堡垒”,推行“心想到、脚走到、眼看到、手抓到”的四到工作法,兜起社区治理大事小情,助力党建工作增效创优,依托53个微网格群实现居民在线“点单”、社区实时“接单”,真正让群众“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吸纳在职党员担任微网格员,发挥个性化优势,变大规模无差别式服务向精准化志愿服务转变,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居民门、听居民言,将党建“红基因”融入基层治理“微细胞”,着重解决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辖区环境、消防安全、矛盾化解等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实现“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让群众尽享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阵地建设强“核心” 开拓服务新方向
秦灶社区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老有所乐”活动室、精神食粮“补给站”、“倾聆”驿站等活动场所,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开设“银龄芳华”“悦享未来”公益课堂,成立“莱洋红管家”志愿服务队,为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七类特殊群体提供上门认证、帮办代办、政策宣传等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晴”,帮扶辖区困难老人及困境儿童,开展慰问、健康讲座、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呵护“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开展“网格听声会”,变“坐诊”为“出诊”,主动搜集民情民意,真心倾听群众诉求,同时积极引导小区居民走出“小家”融入社区“红色网格”和“红色邻里”,积极参与小区治理,让“微阵地”发挥“大作用”,架起党群连心桥。

红色物业暖“人心” 促进共享新引力
秦灶社区积极探索“居民自治+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物业”四方联动的管理模式,为多元共治添“新”彩,形成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通过“红色物业议事会”讨论解决居民反馈的问题,形成“民意收集—网格派单—红管家接单—网格反馈”的机制,利用微小地块、边角料等,深度挖掘内部空间,改造停车位,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辖区康鸿物业及时解决群众反馈的下水道堵塞、景观桥破损、屋顶漏水等问题,盛和悦家物业推出“便民服务百宝箱”“线上接单+线下跑腿”和上门清洗地毯服务,将服务“嵌”在平常时,确保物业服务“零盲点”、诉求“零遗漏”、沟通“零障碍”,让物业服务更有温度,社区发展更有深度,社区生活更有质感。

平安建设赢“民心” 构建治理新形态
秦灶社区致力于打造“同心共治·乐享幸福”的和谐社区,开展多维度、全方位的普法宣传活动,确保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以“网格+多元调解”模式为载体,让矛盾纠纷不出“格”,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群等常态化开展送法上门、送法入户,联合派出所开展防诈反诈、反邪教等宣传活动,为居民发放普法宣传册,加强居民安全教育宣传,全力守好安全“主线”。配齐配强法律顾问,培训“法律明白人”,进一步提升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播撒法治火种,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擦亮平安“底色”。

下一步,秦灶社区将通过“党建聚力、治理破局、服务暖心”三维发力,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让居民在“家门口”触摸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高质量服务纾民困,暖民心。(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