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日南通讯 为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常态化,广泛听取群众呼声诉求。3月26日,秦灶街道围绕“‘摊’位有序,园区‘境’好”开展二季度“好通议事”活动,协商解决南通磊鑫物流园区周边摊贩无序占道经营,破坏市容环境等突出问题。相关职能部门、政协委员、物流园区负责人、司机代表、摊贩代表等23人参加了议事活动。

深入现场调研,直面问题根源
议事前,与会人员通过照片共同了解物流园区周边问题情况:货车与摊贩三轮车交错停靠,路面散落着菜叶和包装袋,刺耳的鸣笛声此起彼伏。“每天早晚高峰,摊贩堵在园区入口,货车进出要按半小时喇叭!”圆通物流园区班车吴队长率先抛出问题,语气急切。摊贩代表老陈叹了口气:“我们也知道占道不好,但附近没地方摆摊,一家老小就靠这点收入。”物流园区工会主席小顾补充道:“摊贩聚集导致货车进出效率降低,客户投诉越来越多,我们也很头疼。”秦灶街道城管薛主任无奈摇头:“我们多次劝导,但摊贩流动性强,整治后又回潮,管理难度太大。”现实的多重问题让各方切身感受到整治迫在眉睫。

积极建言献策,谋划解决思路
“可以明确经营时间,规定摊贩只能在特定时间段经营。”中通物流园区负责人黄经理建议道。司机代表陈师傅说道:“在物流园区附近合适的位置划定专门的摊贩经营区域,设置明显标识,明确经营时间,引导摊贩集中规范经营。”摊贩代表老陈表态:“给我们一个固定地方维持生计,我们一定遵守规定。”他的话引发摊贩群体共鸣,现场议论声渐起。政协委员朱宝军捕捉矛盾:“既要规范秩序,也要保障民生。摊贩要生存,司机要便利,园区要安全,三者必须兼顾周全。”秦灶街道城管薛主任直言:“过去多次整治,但‘打游击’现象反复,必须疏堵结合!”

凝聚多方资源,实现协同效应
“我认为可以划一块专用区域,避开货车通道。在人流、车流密集路段设置减速带、警示标志等,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四大队负责同志说道。“这主意好!但摊位怎么分配?谁来管?”圆通物流园区陶经理追问。兴环负责人张旭插话:“如果定点管理,我们可以增设垃圾桶,但摊贩得配合分类、及时清理。”政协委员朱宝军趁势引导:“可以早晚高峰限时定点经营,既满足司机需求,又避免全天占道。”经过一个多小时激烈讨论,共识逐渐清晰:划定早晚高峰专用区、摊贩自管卫生、城管、交警四大队、市监局加强联合巡查。听到自己即将在规定好的“一亩三分地”里做买卖,摊贩代表老陈积极承诺:“只要位置固定,明确经营时间,我们保证‘摊走地净’‘到点就走’!”
这场议事活动,最终以多方满意的方案收尾。协商不是“和稀泥”,而是让不同声音碰撞出最优解。接下来,秦灶街道将探索“自治积分”制度,对遵守文明规范的摊贩给予水电费用减免等实质性奖励,推动基层治理模式从被动式的“要我管”向主动式的“我要管”转变。这一举措将让民主协商机制真正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何剑 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