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信报箱逐渐淡出居民生活。然而,在崇川经济开发区惠泽苑小区,一批老旧报箱却因长期闲置面临“尴尬处境”:有的锈迹斑斑沦为“杂物间”,有的破损严重影响美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面对“拆”与“留”的争议,明星社区以协商议事为抓手,发挥“有事好商量”的聚合效应,汇聚民智破解难题,让废旧报箱变身社区治理新亮点。
多方联动破难题,协商共绘新蓝图
通过前期走访,社区发现居民诉求呈现“两极分化”:年轻住户希望腾出空间增设便民设施,老年群体则怀念报箱承载的“慢生活记忆”。活动当天,一场以“小报箱焕新”为主题的协商议事活动在惠泽苑小区拉开帷幕。崇川区政协社法民宗和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吴建威现场调研后指出:“民生无小事,老旧设施改造既要尊重民意,也要兼顾实用。”社区党委书记王建春则坦言:“拆还是留?居民意见不一,必须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为此,协商议事会特别设置“开放讨论”环节,鼓励居民畅所欲言。最终,在政协委员的穿针引线下,各方达成共识:分类施策,拆改结合。

旧物新生焕活力,民生实事暖人心
经过充分协商,一套兼顾功能性与人文关怀的改造方案落地实施:拆除隐患报箱,释放公共空间。对部分严重破损、长期废弃的报箱进行拆除,原址改建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垃圾桶存放点。此举不仅消除消防隐患,还缓解了小区“停车难”、垃圾桶乱堆放等问题。居民王先生点赞道:“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心里也踏实!”保留文化印记,单设专属报箱。针对仍需订阅纸质报刊的老年居民,社区协调邮局增设独立投递点,定制复古风格小报箱并喷涂“爱心邮筒”标识。76岁的张奶奶感慨:“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看新闻,这个暖心设计让我们不掉队!”

协商机制显成效,基层治理添动能
此次焕新行动是明星社区深化协商议事机制的生动实践。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社区依托“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将居民矛盾化解在基层:委员搭桥:政协委员深入调研,推动资源整合;居民点单:通过议事会收集23条建议,采纳率达85%;长效管理:建立“物业巡查+居民监督”机制,确保改造成果可持续。“小报箱虽小,却是检验治理效能的试金石。”区政协委员王强表示,“这次改造不仅优化了环境,更让居民感受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温度。”

接下来,焕然一新的惠泽苑小区里,整齐的停车秩序与温馨的“爱心邮筒”将相映成趣,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场始于报箱的协商议事,不仅能解决“老问题”,还能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在“拆”与“留”的智慧平衡中,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升温。(王建春 周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