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7日南通讯 为深切缅怀先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火种,3月20日下午,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白龙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会、团总支、妇联、关工委联合阳光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辖区党员代表、机关离退休干部、青年学子前往顾臣贤烈士纪念园开展“清明追思传薪火,红色精神映初心”主题活动。

追思先烈志,薪火永相传
“顾臣贤烈士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保护工人权益奔走呼号,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仍高呼‘革命之火永不灭’,牺牲时年仅24岁。”活动伊始,白龙庙社区基层理论宣讲员沈洁站在顾臣贤纪念铜像前,向众人介绍着烈士的光辉事迹。为增强沉浸感,此次活动特别设计“红色足迹”互动环节,参与者手持任务卡,在纪念园内寻找与烈士生平相关的历史线索。青年学子蒋菡芸在一处展板前驻足良久,感慨道:“站在烈士长眠之地,更能体会信仰的力量。”

清明祭英烈,初心永不忘
在纪念园广场,30余名党员面对党旗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有着25年党龄的五星村党总支副书记徐莺感慨道:“每次重温誓词,都是一次初心的叩问。”宣誓结束后,全体人员列队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众人手捧菊花,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依次鞠躬、献花、默哀。南通理工学院的大学生王昱桦将千纸鹤轻轻放在花束旁,纸鹤翅膀上写着“山河无恙,如您所愿”。

清明寄情思,手作承匠心
纪念仪式结束后,活动转入手工环节。阳光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志愿者黄老师现场教授如何将红色元素融入传统手工艺。“木棉花象征英雄气节,竹节寓意坚韧不屈,大家在帆布包上拼贴这些图案,既是追思,也是传承。”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图案背后的深意。参与者们分组围坐,有的在帆布包上粘贴剪影,有的在笔筒表面拼贴“薪火永传”字样。理工学院的大学生王昱桦将南通蓝印花布与红色绸带巧妙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笔筒:“我要把它放在书桌上,提醒自己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此次清明追思主题活动,不仅是一场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对精神的洗礼。接下来,天生港镇街道将不断探索活动新路径、拓宽参与层面、深化活动内容,激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红色精神的弘扬者,让革命之火在每一颗心中熊熊燃烧,照亮前行之路。(施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