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赏城联 |南通钟楼:时代之音 奋进之笔
2025-01-28 10:28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钟报新春,紧随时代争分秒;楼瞻远景,喜看海江竞未来。”

这是一副2025年 “城门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 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的优秀联作,由联家洪善宽撰,著名书法家刘灿铭题写。在春节到来之前,已悬挂在南通市区的地标建筑钟楼上,给南通人民带来了吉祥与喜气。

当接到邀请为这副联写几句话点评时,我一口答应了,因为这是一副好联,我们应该做些评说。

首先这是一副有格局的联。说它有格局,因为它直奔了“时代”这个大主题,给南通人民一个“紧随时代”的大赞扬。我们这个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努力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个时代波澜壮阔,为乐于创新、敢于争先的人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南通人民抓住了这个机会,勇于除旧布新,谱写了一曲跳跃式发展的奋斗者之歌。

30多年前,我的博士论文中曾提出苏锡通经济区规划建设,因此一直对南通及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关注。我清晰地记得,2003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三十一位,但到了2023年,南通市已进位排名到第五位,大家都在奔跑奋斗,在短短20年,南通竟然跨越了26级台阶,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绩。

况且,南通的经济总量已日益逼近“老四”泉州市、“老三”佛山市。能否赶超上去?此刻,南通人民或许暗暗已憋足了劲。从铿锵有力的联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出精神、视野和格局。事实上,通江汇海的南通,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我们当然有理由希望并认为南通可以继续飞跃,以更新更好的增长点成为可以带动全省以至引领全国的“马车”之一。

其次,这是一副励人心志的联。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竞争正在新的层面上展开。“楼瞻远景”,我们暂且撇开各地的争先态势不谈,南通要打破佛山的前堵和名列第六的东莞市后追的局面就不容易:你处长三角,他们处珠三角;你能融入上海,他们就可以依托香港;你可借力苏南板块,他们可借助广州、深圳等明星城市;你可向海图强,他们亦是向海图强,因而进三实属不容易,退位却存有实实在在的风险,南通必须始终保持 “紧追时代争分秒” 那么一颗心、那么一股劲,求得更快速度更高质量的发展,以积聚更多的竞争优势,给南通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好在刚刚结束的南通市“两会”传来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消息:一艘艘满载货物的万吨巨轮正在鸣笛起航,一个个千亿产值的集团群正在不断涌现并持续扩大,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涌向南通这块热土。现在虽然天寒地冻,但是许多落户南通的大工程的施工工地上却是如火如荼。可以这么说,在激烈的竞争态势面前,南通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保持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那么一股干劲。

第三,这是一副对仗工整、语言平实的对联。说它工稳,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如“钟报” 对“楼瞻”,“新春”对“远景”,“紧随时代”对“喜看海江”等等,无一不具对称之美,而又在对仗运用上显得十分轻松。特别是,作者还在工稳对仗中,把“钟楼”之名嵌了进去,这就是不露痕迹的巧妙了,并且这副联十分通俗易懂,没有生僻字,没有典故,有点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

我觉得悬挂在公众场合的春联还是要以写得明白通晓为宜。白居易把许多诗要修改到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懂为止,所以他的诗流播边远,流传千古。著名的哲学家艾思奇独辟蹊径,专门创作出版了《大众哲学》,使哲学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门学问,影响引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本联亦具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是以赞。

钟楼,这个打有传统文化印记的建筑物,在改革开放时代更显得飒爽英姿,日益成为打卡网红地。每逢春节备呈红!“钟报新春”,钟声提醒我们春天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赶快踩着时代的节点,随着春天的步伐前进;“楼瞻远景”,映入眼帘的是苍茫大海,浩瀚大江。春风又绿江南江北岸,万千气象催我们信心满怀去拥抱时代,走向未来。

撰联人:洪善宽,南通启东人,机关退休干部

题联人:刘灿铭,江苏省书协副主席、秘书长

赏联人:周游,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长

标签:
责编: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