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30日南通讯 12月30日,南通110千伏海太变电站正式投运,为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海太长江隧道注入澎湃电力,助力打造全国首个“零碳隧道”。
该变电站位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路南、叠港公路东,总造价1.53亿元、用地7556平方米,由长达14余公里的外部线路接续而成,新建的4台变压器宛如“电力心脏”,搭配合理的双电压等级2进48出线路健全“电力骨架”,全方位保障电力稳定输出。
本项目充分彰显“海门速度”,仅利用7个月的时间拔地而起。项目建成后,将为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按时掘进及后续隧道施工筑牢电力根基。
海太长江隧道项目是省级重大交通工程,其施工规模庞大,技术要求极高。电力供应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深知责任重大,积极响应工程需求,全力以赴投入变电站的建设之中。
工程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勇挑重担,第一时间成立服务专班,在设计、施工、交付等多个环节主动对接,与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海太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紧密配合,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当发现公路隧道临时用地内存在供电线路及铁塔阻碍大型机械进场难题后,于3月底迅速启动政策处理与设计工作,历经土质、群众工作等重重考验,两次打磨设计图纸,敲定迁改方案,全力扫清障碍。在设备选型上,该公司严格把关,选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具备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项目还将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增添新的“电力引擎”,为当地招商引资提供灵活便捷的电源通道,接电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与居民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将大幅跃升。
据悉,海太长江隧道着力打造全国首个“零碳隧道”。创新采用的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电系统,每年预计可生产绿电超2300万度,大量节约标准煤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发电能完美辅助隧道建设运营需求,余电还能反哺江苏电网。海太变电站的投运与“零碳隧道”建设相辅相成,必将在长江之上绘就交通与能源协同发展的崭新画卷,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再添亮色。(俞嘉琳 梁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