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9日南通讯 今年7月,南通市海门区包场镇某村民沙某前往法律援助联络点咨询,因沙某与妻子离婚,在二十多年期间与其女断联,目前沙某年老体弱,希望依靠自己唯一的亲人。法援站点的顾问律师肖进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其申请法律援助,积极帮助联系沙某女儿,了解到其女愿意支付赡养费但经济状况较差无能为力,调和双方矛盾促成理解和好。通过律师专业细致的法律援助服务,法院最终判决沙某女儿每月支付合理的生活费。法援站点成功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系上了双方亲情的纽带。
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司法局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惠民心、暖民生、解民忧”作用,大力推进法律援助站点提升工程,不断优化法律援助供给,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阵地建设。加强站点建设,依托区级法律援助中心,辐射带动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向一线延伸,聚焦传统重点民生部门单位、劳动就业市场及新业态领域,打造临江工业园区“知临企业法律服务站”、新业态“货车司机之家”、机器人产业链“链上之家”等法律援助站点,提供援助指引、政策宣传、受理申请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对重点企业及人群开展上门宣传,打通直达基层群众“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优化便民流程。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原则,畅通“法润江海e服务”、12348热线等线上申请渠道,通过网上办理、电话预约等方式开辟线上办理快速通道,打造“互联网+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推行法律援助“马上办”,形成“法律援助+文书代写、取证指导、律师调解、申请执行、法律指引、多元服务”的“1+N”多元解纷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已为农民工等困难群体挽回欠薪1214万元。
加强队伍保障。以竞聘方式设立法援站点公益公共法律服务岗,择优选聘人才确保法律服务高质量保障,定期对各站点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公开制等制度,确保法援站点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协商调解等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协商互动机制,对重点行业领域提前系统研判,预防和减少重大矛盾纠纷实际发生,形成全员参与、协调联动、组团服务的良好格局。(程欣怡、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