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灶街道:“汇‘流’聚力”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
2024-11-18 16:33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11月15日南通讯 “感谢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会尽自己的能力接受组织的安排和指导,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秦灶街道秦灶社区流动党员杨宗智在党员微信群中展示自己“兼职网格员”聘书,不住地表达着激动之情。

为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秦灶街道秦灶社区创新工作思路、拿出务实举措,实施流动党员“汇‘流’聚力”计划,提升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让流动党员从“流入”变“融入”,“安家”又“安心”,化“流动党员”为“流动资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筑巢引流”,让流动党员“高飞不断线”

探索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双向沟通、包联共治”模式,建立“党支部+流动党员”结对机制,织密“户籍地+居住地+行业”三重覆盖体系,实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等变化情况,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坚持“上门找+请进来”,通过登记表“普查”、微信群“寻查”、派出所“协查”、网格员“排查”的方式开展“地毯式”摸排等形式,并借助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模块、居住地报到功能,推动流动党员积极向所属行业、所在地区党组织报到,并对6名流动党员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分类建立“流动党员个人档案”,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及时补充和更新流动党员有关数据和信息资料,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每月动态更新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出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信息,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全面掌握流动党员流入以及工作生活情况,让流动党员找到“回家的路”。

“驿站蓄流”,让流动党员“精神有居所”

采取“网格党支部+流动党员”模式,安排1名联络员,按照“1+N”的联系机制,定期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跟踪式”管理确保党员流而有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站,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学习培训、组织关系转接等服务16余次。通过“一对一”向流动党员赠送党徽、政治生日贺卡、征集“微心愿”,引导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让流动党员感受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感谢党组织的慰问关怀,让我儿子在外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在秦灶街道“壹”元流动剧场——“秦”暖桑榆老联盟专场活动中,流动党员朱荣华家人激动地说道。

“强基育流”,让流动党员“天涯咫尺间”

聚焦流动党员实际情况,创新学习方式,坚持“自学、送学、结对学”三合一模式,按需“精准滴灌”,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灵活多样“线上学”,用好党员教育平台优质资源,通过党支部学习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打造流动党员“云端课堂”“指尖课堂”,累计推送学习内容32条,实现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学、务工不误学”。身临其境“线下学”,打造流动党员“假日课堂”,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组织开展线下专题培训、主题党日、交流座谈等活动,进行集中“充电”,上好理论学习“必修课”。同步开展“送书上门”行动,向流动党员寄送学习书籍24本,引导流动党员开展自主学习。融入工作“实践学”,鼓励流动党员利用自身优势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实现岗位贡献度和自身能力建设“双提升”,推动流动党员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与党组织“双向奔赴”,今年来共吸纳4名流动党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

秦灶街道秦灶社区将持续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绘就“流而能为”“流而善为”“流而有为”生动局面。(葛佳 冯烨)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