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机采科,有这样一位熟悉的身影——她戴着口罩,眼神温和,熟练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成分血捐献流程。从1999年5月第一次伸出手臂,至今累计捐献全血8次、成分血76治疗量,总献血量达18700毫升,相当于4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总和。
她叫徐靖,不仅用自己的坚持书写着“热血人生”,更将这份无私的爱心,传给了儿子,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
一次偶然,开启26年“热血长跑”
“最初就是觉得,献血是件能救人的事。”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初衷,徐靖的语气格外朴实。彼时,她偶然了解到临床患者对血液的迫切需求,“每天都有人在等待血液挽救生命,而献血对自己健康没影响,还能帮到别人,这么有意义的事,我当然要做。”
就是这份简单的“想帮忙”,让徐靖踏上了长达26年的献血之路。从全血到成分血,从定期到“随叫随到”,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从没有中断过。机采科的医护人员都记得,这位“老熟人”总是提前到岗,配合度极高,“每次来都乐呵呵的,说能帮上忙就开心。”
18岁成人礼:母子同献“热血爱心”
2022年10月16日,徐靖的身边多了一个年轻的身影——刚满18周岁的儿子徐奕南。
“从小就听妈妈说献血的事,知道这是在做公益,一直很向往。”徐奕南说,妈妈的坚持,早已在他心里种下了“奉献”的种子。眼看儿子到了献血年龄,徐靖特意带着他来到血液中心,想让他用“献血”这份特殊的礼物,纪念自己的成年。
出发前,徐靖还悄悄担心:第一次接触成分血,儿子会不会害怕?可到了献血室,徐奕南却比妈妈想象中更勇敢——没有丝毫犹豫,他跟着妈妈的节奏伸出手臂,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成分血捐献。
那天,母子二人并肩坐在献血椅上,各自捐献了2个治疗单位的成分血。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流入血袋,也将一份“献血情”,稳稳地从母亲手中,传到了儿子心里。
爱不止步:让热血公益 “生生不息”
如今,徐奕南在外求学,但每逢假期回家,他总会第一时间联系血液中心,继续完成“献血约定”,“妈妈教会我,帮助别人不是一时的事,要一直坚持下去。”
而徐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家庭。在她的带动下,身边的同事也纷纷加入献血队伍,“看到她坚持这么多年,我们也觉得,应该为公益出份力。”
“未来,我还会继续把献血当成常态。”徐靖笑着说,这既是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儿子的期许,“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献血、参与献血,让这份‘热血之情’,一代代传下去。”
(徐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