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讯(记者华诚通讯员叶木杰)11月10日是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日,倡导关注这一“罕见但不可忽视”的疾病。11月8日-9日,2025 年第六届金陵神经内分泌肿瘤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江苏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医疗机构、高校和研究所的 100 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临床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江苏省医师协会陈卫昌会长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王学浩院士发来视频贺词。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抗癌协会、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主办,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科、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所承办,鼓励专家们互学互鉴,共同推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领域的创新发展。
神经内分泌肿瘤长期以来被归类为罕见病、少见病,其临床表现复杂隐匿,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江苏省人民医院在2018年率先在华东地区成立了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在中心主任汤琪云教授及其团队的辛勤耕耘下,常态化开设神经内分泌肿瘤专病门诊与病房,每周一次多学科联合门诊(MDT),七年来累计诊治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已超过 8000 例次。
今年6月,省人医又组建成立了神经内分泌肿瘤科,这也是全国三甲综合医院中第一个将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作为专病专治的科室。
据了解,十一年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汤琪云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皇家医院首次接触神经内分泌肿瘤。汤琪云教授回国后致力于引入多学科诊疗模式,并翻译出版了《胃肠胰及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手册》工具书,填补国内空白。在她的带领下,近年来团队的研究围绕神经内分泌肿瘤各种模型构建和分子机制探索、药物靶点及递送载体研发、内镜及综合诊疗等领域,获得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 70 余篇 SCI 论文,其中 10 篇影响因子超 10 分,总影响力超 300 分。出版了 2 本专著,并获得多项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奖项和国家发明专利。在临床治疗上,团队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 EUS、ESD 等内镜诊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累计病例数近 2000 例。
回望这十余年,汤琪云百感交集。当天,她分享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基础研究进展,神经内分泌肿瘤可累及全身多器官,诊疗过程常涉及肿瘤内科、外科、内分泌科、病理科、影像科乃至核医学科等多个专业。此前神经内分泌瘤的复杂性如同一部加密的 “天书”,其高度异质性和治疗困境长期困扰医学界,亟需对无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瘤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依荷芭丽・迟教授指出,未来将围绕三大方向实现突破。一是精准医疗的全面推广与深化。二是靶向药物与创新疗法的持续突破。三是 MDT 模式的系统化建设。通过整合各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涵盖诊断、治疗、随访及康复的全周期管理,从而真正实现诊疗流程的标准化与个体化统一。
当天大会的学术报告环节精彩纷呈。省人民医院束永前教授系统阐述了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综合诊治策略,强调了规范化与个体化结合的重要性。中日友好医院谭煌英教授则分享了其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西协同治疗领域的独到经验,为复杂病例提供了新思路。在数据研究与机制探索方面,苏北人民医院蒋国庆教授基于大型 SEER 数据库,揭示了不同大小胰腺 NET 发生远处转移的特征与风险差异,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了关键依据。
江苏省人民医院赵飞教授深入剖析了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这一高度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与挑战。复旦大学阮元元教授与南京医科大学高威教授分别从 “蛋白质糖基化调控胃癌进展”和“半乳糖凝集素调控肝癌代谢 - 免疫”的角度,揭示了肿瘤发生发展的深层分子机制。
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围绕生物医用光学功能材料,做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激发态能量流向调控分子工程的新策略,通过该分子工程的理念与新策略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效疾病光诊疗功能的新型材料,并探索了其在疾病早期诊断、疾病手术导航、疾病标志物体外检测、疾病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生物医学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韩峰教授和陈云教授则分别从创新药物研发和肿瘤微环境调控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基础研究推动临床治疗变革。
江苏省人民医院罕见病医学科主任牛琦教授关于“腹泻”与罕见病的专题报告,则提醒临床医生需关注症状背后的罕见病因,拓宽了诊疗视野。
病例分享环节是本次会议的另一大亮点。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姚晓晨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陈小娟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李晓雅教授、刘敏教授带来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疑难与典型病例。 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四溅。南京红十字医院顾正宇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张斌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周国志教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孙卫教授、南京市中医院张晶晶教授、兴化市人民医院沈俊松教授、盐城亭湖区人民医院薛正青教授等消化科、肿瘤科、影像科专家,以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史红媛教授、病理科赵莎教授、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汤琪云教授、田野教授、柏建安教授、叶木杰教授、严丽军教授等均从各自专业角度发表了精辟见解。这种跨学科、多视角的深入探讨,充分体现了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所必需的 MDT 模式精髓,为优化临床实践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
当天,同期举行了江苏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经大会选举,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汤琪云教授当选为第二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野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