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艺润溧水 | “溧BA”燃情和凤基层文化盛宴尽显农文体旅融合风采
2025-11-02 10:22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11月1日晚,石臼湖畔的骆山花火露营基地篮球场被暖黄的灯光晕染出温柔的轮廓,将“湖光草色映竞技”的惬意场景,变成了首届“溧BA”街镇篮球赛和凤赛区的天然背景板。当晚,和凤镇队与农高区队的对决在此点燃,这场以“文化服务基层”为核心的赛事,不仅让篮球的铿锵节奏融入湖畔夜色,更将文艺演出、便民服务、农文旅市集打包送到群众身边,让基层文化服务既有竞技热血又有民生温度,成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中最具烟火气的“湖畔盛宴”。

惠民演出添亮色:歌舞传活力 非遗润人心

“有请青禾舞蹈队,为我们带来舞蹈——《丰穗逐篮映秋光》,大家掌声欢迎!”随着主持人声音落下,舞者们踩着轻盈优美的舞步跃上台,用翩翩起舞的身姿,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美好。赛事全程穿插的“茉莉花开·艺润溧水”文化惠民演出正式开演,让观众在观赛间隙尽享文艺盛宴。

舞刚罢,歌又起。石臼湖农文旅产业联盟与新农人代表们深情演绎合唱《石臼渔歌》,悠扬的歌声尽显石臼湖绰约风姿与湖畔人民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顽强坚韧。

精彩的节目轮番上场。南京城市学院的学生们带来充满中国风韵的街舞《曙光》,如同一束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赛场,将现场气氛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脱口秀《反诈宣传》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普及反诈知识,让观众在欢笑中提升防范意识,歌曲《果敢》《万疆》传递奋进力量,街舞《Fashion》展现活力风采,中场休息的“非遗时间”,更是让赛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骆山大龙属于什么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呀?”主持人的问题刚抛出,10岁的王同学就举着小手回答:“国家级!我奶奶还教我跳过大龙舞呢!”与此同时,和凤的文化名片——“骆山大龙”的人偶与大家巡游互动,小朋友们追在人偶身后,有的还伸手摸一摸龙鳞,笑声在湖畔此起彼伏。

赛场竞技融温情:湖风伴呐喊 稻穗传友谊

“砰!砰!砰!”篮球场上,竞技魅力尽显。球员们的每一次带球突破、默契传球、精准投射,都彰显着不服输的韧劲与执着。同伴间心领神会的配合、陷入胶着时的咬牙奋进、得分瞬间的击掌喝彩,既展露了扎实的竞技功底,更传递出“凝心聚力、敢打敢拼”的文化正能量,让这片湖畔赛场成为传递向上精神的鲜活平台。场边的乡亲们自发集结,化身最热情的助威团,每次进球的瞬间,都会瞬间沸腾,有人举着“加油”荧光牌挥舞,有人喊着“好球”,助威声一波高过一波,穿透湖畔夜色,绘就出一幅鲜活又暖心的基层文化图景。

赛前的“家乡礼互赠”环节,更让赛场多了份暖意。和凤镇代表送上颗粒饱满的新米和金黄的稻穗,稻穗的芒尖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稻穗代表丰收,祝咱们两镇的友谊像这稻米一样扎实,发展像稻穗一样沉甸甸!”农高区代表则回赠了寓意美好的蓝莓。“在湖边看篮球赛,真惬意!”坐在草地边的陈大爷,下午三点就带着孙女来了现场,还在旁边的露营地转了转。“吹着湖风,看着球,等会儿还能看烟花,这样的日子,舒坦!”

场外服务暖人心:市集飘烟火便民送到家

赛场内热血沸腾,赛场外的“文明加油站”和农文旅市集,更是把“便民”二字写在了湖光草色间。“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头晕,您帮我看看呗?”在健康咨询服务点前,刘大妈坐在折叠椅上,医生正在给她量血压。“您血压有点高,平时少盐少糖,多散散步,对身体好。”“文明加油站” 便民服务区里,法治宣传、反诈科普、农业科技下乡、交通知识普及等惠民服务,全方位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农文旅市集上充满烟火气,当季蔬果、茶叶香茗、水产螃蟹等产品整齐陈列,还有酒酿、咖啡、奶茶、米糕、包子、乌汁蛋等特色小食,让群众在观赛之余,既能选购家乡好物,又能感受本土特色文化。沙塘庵粮油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顾客装大米:“这是今年的新米,煮饭香得能多吃一碗!”花针匠的陈阿姨则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虎头鞋针线:“这鞋底是我一针一线纳的,软和,宝宝穿了不硌脚,刚才还有人订了两双呢!”湖面的风拂过摊位,把大米的清香、茶叶的醇香和青草的芬芳混在一起,满是人间烟火味。

比赛结束后,绚烂的烟花在湖畔夜空绽放,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有人靠在露营帐篷旁,有人坐在草地边,看着烟花在湖面倒影中绽放,脸上满是笑意。这场“溧BA”赛事,既是石臼湖畔的文化盛宴,也是骆山花火露营基地的温情相聚,更是“农文体融合”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推动了文明新风的传递与农文体资源的深度融合。正如和凤镇负责人所说:“我们就是想把最好的文化服务,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让大家在湖光草色里,既能享受到竞技的快乐,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标签:
责编: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