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谷米满仓。在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46000多亩水稻迎来了丰收季。田间地头,尽是忙碌的收割景象。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模式,为种粮大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江宁街道陆郎社区种粮大户李维林的稻田里,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碎秆还田等工序一气呵成。看着金灿灿的稻谷从卸粮口倾泻而出,李维林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李维林种植了100亩杂交稻、200亩“南粳46”和“月光518”。李维林告诉记者,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普及。
从依靠人力到“铁牛”遍地,机械化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李维林也十分注重稻米的品质,随着稻田的丰收,他的“御菁粳米”品牌已经吸引了许多企业和团队的关注。
据了解,江宁街道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6000多亩,预计平均亩产约600公斤。时下,全街道秋收工作正有序推进,李维林等众多种粮大户的丰收景象,正是江宁街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机械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之路,让李维林这样的新农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