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记忆”到“幸福社区”,百年老厂社区的治理焕新路
2025-10-31 16:1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秋日的阳光透过枝叶,在南京中国水泥厂社区的紫藤长廊里洒下斑驳的光影,老人们围坐聊天、孩童嬉戏打闹,一幅惬意的社区生活图景徐徐展开。谁能想到,这个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的老社区,曾因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困扰居民许久。如今,社区党支部以“紫藤之家”党建品牌为引领,用绣花功夫破解治理难题,实现了从“老旧厂区”到“幸福社区”的华丽转身,居民满意度从60%跃升至92%。

攻坚民生痛点:老设施“焕新”暖民心

“以前下大雨,楼道外面积水很多,我拄着拐杖根本没法出门。”谈及过往困境,独居老人张奶奶仍记忆犹新。中国水泥厂社区的居民楼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2000余位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五成,下水堵塞、路面坑洼、公共空间不足等“老大难”,曾是社区治理的“硬骨头”。

破解难题,党建引领是关键。社区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以“紫藤之家”为纽带组建“紫藤攻坚队”,通过居民座谈、实地走访,梳理出22项民生诉求,建立“三张清单”工作机制,逐项攻坚。针对下水道堵塞顽疾,党员牵头协调专业队伍排查改造,老党员王师傅通过“紫藤金点子”平台提议“厂里出钱、社区出人”,动员居民参与监工,仅用两个月就根治了困扰多年的难题。面对修路资金短缺的“拦路虎”,党员们分头对接部门、链接资源,最终争取到政策支持,不仅将7条坑洼路修平整,还同步加装路灯与护栏。

如今的社区早已旧貌换新颜:新建4处电动车充电棚、1处1800平方米的便民停车场,72户自建房老人用上了安全天然气,1.2万平方米健身花园成为休闲首选,臭水沟治理、“空中飞线”入地等工程更让生活便利度大幅提升。

升级服务品质:“红色温度”触手可及

“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门诊,次日还能拿到代煎中药,太贴心了!”刚走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吴阿姨,对社区的为老服务赞不绝口。补齐设施短板后,社区党支部聚焦服务品质提升,让“幸福底色”更浓厚。

针对“三供一业”未移交、物业纠纷频发的痛点,社区创新推行“红色物业”模式,设立“党员投诉接待岗”,建立“3天内响应解决”的接诉即办机制。针对老龄化特点,社区通过“紫藤公益坊”常态化开展免费理发、健康监测等服务,培育“银发志愿服务队”实现老有所为;对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定期组织专家进社区义诊。

就业帮扶架起连心桥。社区联动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党委、镇江句容宝华栏江村党总支,搭建“毗邻联动”平台。安徽务工人员小王就是受益者:不仅通过平台找到仓储管理工作,妻子还在“紫藤创意集市”租到摊位售卖农副产品。截至目前,服务站已帮助102位居民实现就业,累计办理民生实事800余件。

留住工业文脉:老记忆“活”在新社区

“扫码就能听老工人讲水泥厂的故事,这都是我们的珍贵回忆!”在社区文化墙前,居民们围着音频二维码驻足良久。社区党支部深知,老厂社区的复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为此启动“紫藤文化工程”,让工业记忆与时代新韵交融。

行走在社区,工业文脉处处可见:“河东街”“三层楼”等历史街区设置文化地标,镌刻厂区故事;修缮一新的老篮球场,重现职工赛场拼搏场景;休闲广场上的百年水泥厂党建文化墙,展现“党员带头攻坚”“技术革新”等历史画面。退休职工牟老师自发牵头成立“厂史抢救小组”,走访50余名老职工,整理出万余字《水泥厂口述史》,社区将这些文字转化为音频资源,制成二维码张贴在社区各个角落,让历史“有声可听、有形可感”。

文化活动更添邻里温情。社区在“紫藤文化广场”举办“毗邻一家亲”联欢活动,通过文艺汇演、趣味比赛促进跨区域交流;改造的百米文化长廊,集老厂历史、党建文化、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紫藤家园”,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凝聚共治合力:“我的社区我做主”

“拆违建那阵子,党员天天上门拉家常,用老同事情谊打动了我。”曾抵触拆违的居民如今坦言,看着宽敞的道路,打心底里认可社区工作。在北埂龙其线违章建筑拆除工作中,9名党员组成的“紫藤攻坚队”实行“一日一沟通”,用耐心化解阻力,最终实现违建全拆除。

“紫藤金点子”平台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老党员冯爷爷提出“党员要为社区出力”的建议被采纳后,不仅率先捐款3万元支持社区慈善,更在年初西藏地震时再次捐款3万元助力救灾。他常说:“能通过‘紫藤之家’发挥价值,我心里特别踏实。”

人心齐,泰山移。如今的中国水泥厂社区,不仅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矛盾调解成功率达到98%,更形成了“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坐在紫藤长廊里休闲,现在的日子比蜜还甜!”张爷爷的话,道出了居民们的共同心声。

从“单位大院”到“幸福社区”,从“邻里陌生”到“守望相助”,中国水泥厂社区的蝶变,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领航、治理有我”理念,让“紫藤之家”在补短板、提品质、传文脉、聚合力上持续发力,让百年老厂社区既留住工业根脉,更焕发时代活力,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徐晶晶)

标签:
责编: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