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一位高中学生家长刘先生向“政风热线”反映,孩子刚上高一就收到学校的一份“教辅资料订购回执单”,要求学生自行订购9门学科的教辅资料,共计800余元。但这些教辅在市面上很难买得到。
刘姓家长的遭遇并非个例。不少家长反馈,教辅征订费用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可选范围狭窄且自主购买渠道不畅,疑似存在变相强制征订的情况。这一问题近日被带上江苏省《政风热线》全媒体直播节目,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副厅长吴昊带领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现场回应诉求、答疑解惑。
针对“学校指定教辅市面买不到”的疑问,昆山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燕飞通过现场连线解释,学校选用的教辅均来自江苏省、苏州市两级推荐目录,由学校教辅选用委员会结合本地教学实际选定,征订前已通过告家长书告知。针对购买难问题,昆山市教育局明确将要求相关部门加大零售供应力度,提供线上线下多元购买方式,同时明确学校代为征订时,由家长与发行部门直接结算并开具收据,切实保障学生和家长的权益。
政风热线记者此前走访调查发现,类似问题并非仅存在于昆山。南京部分学校仍通过家委会发送团购链接,或暗示家长购买特定教辅资料;另有部分家长因担忧孩子成绩,主动额外购买教辅或报名课外培训班,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凸显。对此,有家长建言,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教学考试的内容与难度,从根源上避免减负流于形式。
针对教辅管理乱象,江苏省教育厅语言文字与教材工作处处长沈晓冬现场回应,他表示江苏已出台教辅管理十条纪律红线,明确教辅的辅助性定位,严禁利用教辅谋利。当前正从三方面推进规范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堵塞管理漏洞,规范教辅编写、选用、征订、发行全环节,推动免费教辅资源供给。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表示,省教育厅对教辅征订问题高度重视,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强制或变相强制购买、一教多辅、订而不用等违规行为。同时,为拓宽监督渠道,省教育厅推出专项整治“码”上监督平台,涵盖教辅征订、校园食堂、校服购买三大整治领域。目前全省中小学已在秋季开学前将监督二维码张贴于校门口,社会各界可扫码反映情况。针对昆山个案,将跟踪落实整改情况,若查实存在违规行为,将严肃问责、移交相关线索,严格按政策处理。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进一步表态,将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教辅管理措施,做到精准施策、因材施教。专项整治将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零容忍态度,欢迎家长投诉举报。通过规范教辅管理,真正为学生减负,推动教育回归本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玥













